峡江水牛【库百科农业网】
峡江水牛
一、一般情况
(一)中心产区和分布
峡江水牛中心产区在江西省峡江县的戈坪、砚溪、仁和、罗田、马埠、巴邱等乡(镇),主要分布于江西中部的吉安、吉水、永丰、新干、渝水、乐安等县(市、区)。
(二)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中心产区峡江县位于北纬27o26'~27o41'、东经114o54'~115o27’,地处江西中部,属吉泰盆地,为华南褶皱系东北域,境内丘陵、半山区面积大,为典型的低山丘陵地区,地势东高西低,大致呈东南向西北倾斜状态,海拔平均52.8m、最高644m、最低26m。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季干燥寒冷,夏季炎热少雨,春夏之交天气变化无常且阴湿多雨,夏秋季偶有台风影响。年平均气温17.7℃(9.1~40.6℃),无霜期275天;年降水量1599mm,平均降雨天数164天。境内河网密布,大都属赣江水系,赣江自南向北贯穿县境,境内长34km,主要支流有沂江、黄金江、象口水等,水域面积达0.62万hm2。以红壤和水稻土为主,其中红壤占县域面积的71.72%。种植业发达,以水稻、甘薯、花生、大豆、油菜、西瓜等为主,青饲料丰富,草山草坡面积大,牧草繁茂。
二、品种来源与变化
(一)品种形成
峡江水牛养殖历史悠久,在清朝同治十年《峡江志》(重修本)中已有记载,至少有300多年的历史。中心产区峡江县丘陵面积大、耕地较多,且水田泥深,有的深度达33cm左右,甚至为陷田,一般黄牛根本不能胜任耕田负重,需要体强力大、耕作拉力大而持久、速度较快的水牛作为主要耕作动力,峡江水牛是在产区特有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和饲养管理条件下,经过当地群众长期选育形成的一个具有耕作力强、体型中等、耐粗饲等特点的地方品种。
(二)群体数量及变化情况
峡江水牛1997年存栏20.8万头,其中能繁母牛10.9万头。2006年末存栏27万头,其中公牛8万头,母牛19万头,能繁母牛12.9万头,育成牛数4.9万头,犊牛3.2万头,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生产方式(如机械化)的转变,水牛的用途和性能已由原来役用为主逐渐向肉役兼用、以肉用为主转变,外貌特征无明显变化。
三、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体型外貌特征
1.外貌特征峡江水牛体型中等偏小。被毛为贴身短毛,呈灰黑色,无沙毛、黧毛、晕毛和局部卷毛,无季节性黑斑,局部淡化不明显,眼角及下唇有白色花点,颈部有花纹1~3条,四肢多为白色。
头部窄长,鼻端宽大,眼稍突出。成年牛角基粗大、呈长方形,向外延伸,再向内转弯,呈小圆环状,角尖小而圆,呈黑褐色。耳较小而长、平伸,耳壳厚而尖,耳内毛长而白。公牛颈粗短,母牛颈细圆。多数有小肩峰,公牛、阉牛明显。
胸宽深,无胸垂。背宽平,尾根扁宽,尾较短,四肢较短而粗壮,蹄大而圆。公牛腹紧凑,母牛腹大而圆。母牛乳房发育中等,呈黑褐色,乳头略长。尻部多长圆(www.613935.com/)。蹄大而致密。尾根粗,尾短、不过飞节,多数尾帚大。
2.体重和体尺峡江水牛体重和体尺见表1。
表1峡江水牛成年牛体重和体尺
(二)生产性能
1.产肉性能峡江水牛屠宰性能见表2。
表2峡江水牛成年牛屠宰性能
对峡江水牛的肌肉成分进行了检测,结果见表3。
表3 峡江水牛肌肉主要化学成分
2.役用性能
(1)特定土壤条件下日耕耙工作量郏江水牛每头每天可犁带禾蔸的水田0.27~0.40hm2,如为犁陷泥田(行走费力)每天只能犁0.13~0.20hm2。据测定,中等膘情的母牛,使用本地木犁,犁黏质土壤禾蔸田,耕深12cm、耕宽24cm,每小时可耕田0.05hm2,成年公、母牛每头可负担耕地2.67~4.00hm2。
(2)特定路况下挽曳工作量峡江水牛用于挽车,载货物125kg,行程7.5km,经过1~2个中等山坡,每天可来往走4次。
3.繁殖性能峡江水牛繁殖季节为7~10月份。性成熟年龄公牛15~18月龄,母牛12月龄;初配年龄公牛48月龄,母牛36月龄;母牛发情周期为18~22天,妊娠期约310天(www.613935.com/),产犊间隔430~460天。母牛初产年龄为3.5~4岁,繁殖年限为12~14岁;初生重公犊27.5kg,母犊25.5kg;断奶重(8~10月龄)公犊165kg,母犊150kg;哺乳期日增重公犊0.485kg,母犊0.46kg。犊牛成活率达98%以上。
四、峡江水牛饲养管理
峡江水牛饲养方式以放牧为主,冬季多采用舍饲。舍饲期间适当补饲秸秆、米糠、饼粕以及青饲料等。峡江水牛较易管理,母牛难产率5%左右,主要原因是使役不当、营养不良以及误食被农药污染的农作物等。
五、品种保护和研究利用
尚未建立峡江水牛保护区和保种场,未采取保护措施,未进行品种登记,峡江水牛2001年收录于《江西畜禽品种志》。
六、品种评价
峡江水牛分布于赣中丘陵、低山、平原地区,耐粗放、耐寒、适应性强、役用性能强、抗病力强、善于行走,但其易感染蛔虫病和钩虫病。今后,要建立若干个相对封闭的资源保护区,在区内选择优秀公、母牛配种纯繁,坚持本品种选育,提高其产肉、产乳性能。非保护区可引进摩拉水牛、尼里一拉菲水牛等河流型水牛进行杂交改良,筛选最佳杂交组合,并改善饲养管理,提高其产肉和产乳性能,发展乳肉兼用水牛品种。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