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奶牛维持适宜体况的重要性与饲养管理方法【库百科农业网】

来源:习南之家 |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奶牛维持适宜体况的重要性与饲养管理方法

目前奶牛养殖生产上可通过对奶牛的体况进行评分来衡量奶牛的体况是否适宜。奶牛体况的评分是目前新推行的一种评价牛体脂肪沉积程度的方法,也是检验饲养管理水平以及推测牛群生产力的一项重要的指标。利用体况评分的方法来管理奶牛,并根据奶牛实际的评分来合理的控制奶牛的体况,防止过肥或过瘦简便、易行,并且有效。下面来了解一下:奶牛维持适宜体况的重要性与饲养管理技术。

1、奶牛体况的评分时间和方法

在奶牛不同的时期都应进行体况的评分以便于掌握奶牛适宜的体况,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对不适宜体况的奶牛进行及时的调整。奶牛体况的评分时间分别在产犊时、产后检查时、配种期、妊娠检查时、泌乳后期和干奶期进行。

对体况的评分除了用眼观外,最主要的还是用手触摸,通过对奶牛体表某些特定部位的脂肪覆盖程度来确定评分。对奶牛评分采用国际上通用的5分制,其中1分的标准是指用手触摸可分清每一根的短肋,轮廓清晰、几乎没有脂肪覆盖,腰角骨、尾根以及胸部肋可眼观到明显突起;2分标准为用手触摸后可分清每一根短肋,但是其端部并不像1分体况那样锐利,在奶牛的尾根周围有一些脂肪覆盖,腰角骨和肋骨不明显;3分标准为只有用力下压才可摸到短肋,尾根部两侧的脂肪沉积增多;4分标准为即使用力下压也触摸不到短肋,尾根周围的脂肪柔软,略呈圆形,肋部沉积有更多的脂肪,牛体脂肪含量增多;5分标准则通过眼观躯体为圆筒状,没有明显的骨架结构和棱角,短肋被大量脂肪包围,尾根以及腰角完全被脂肪包围,牛体过度肥胖而不能正常的运动。如果体况介于两个级别之间,则可评为半分,例如体况介于3、4间则可评分为3.5分。

2、不同泌乳阶段的理想体况

奶牛泌乳阶段保持理想的体况对于提高其产奶量非常重要,奶牛在不同的泌乳阶段体况标准不同,现介绍不同泌乳阶段奶牛的理想体况。

奶牛在产犊时的体况应为3~3.5,在泌乳4周后奶牛体重开始下降,评分降到2.5~3,对于高产奶牛来说甚至会降到2,此时体况下降过快的主要原因是日粮的营养浓度和饲喂方法,以及奶牛的采食量,还有可能是奶牛健康出现问题;奶牛在泌乳前期的适宜体况最好为3,如果此时非高产奶牛的体况降到2,则应检查奶牛的采食量和饲喂方法,如果奶牛的体况在3以上,但是产奶量较低,则要看日粮的营养浓度、采食量以及饮水量是否正常;泌乳中期的适宜体况为3分,此时的饲喂目的是增加奶牛脂肪的沉积量,改善体况,此时应提供稍高的能量水平。如果体况在3.5分以上,则过于肥胖,此时需要降低饲料的能量浓度,并检查日粮中蛋白质的水平。如果体况低于2分,但是产奶量正常则可能是日粮中的能量水平较低造成的,尤其是在泌乳早期能量不足,会导致奶牛的体况在此时下降明显;泌乳后期的正常体况为3.5,因为此时产奶量下降,脂肪沉积增多,要为下一个泌乳期贮备能量,因此要在避免体况过肥的前提下,合理的提供能量。

3、泌乳期维持体况的饲养管理方法

奶牛此阶段饲养管理的目标是在泌乳早期要尽量避免奶牛出现营养负平衡,最大限度的增加奶牛的采食量,使其达到采食量最高峰,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出现能量负平衡,从而使奶牛维持适宜的体况,以保证良好的产奶性能。此时要注意当奶牛体况较低时要先排除是疾病因素,如果奶牛的健康出现问题就必然会影响奶牛的采食量,从而影响奶牛的体况和产奶量。首先要考虑奶牛是否患有肢蹄病等,以确保奶牛的健康度,然后再研究奶牛的饲养管理方法。因此,要加强泌乳期奶牛的饲养管理工作,以调整和控制奶牛适宜的体况,从而提高泌乳奶牛的产奶量和生产性能。在泌乳期要最大限度的增加奶牛的采食量,在奶牛食欲较差,采食量少的情况下可通过调整饲料的能量浓度,来保证奶牛摄人充足能量。另外还要调整日粮中过瘤胃蛋白的水平,同时还要提供充足的粗纤维,防止奶牛消化不良,食欲不佳。

4、干奶期维持体况的饲养管理方法

干奶期是奶牛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主要目的是使奶牛恢复体质,促进奶牛乳腺组织的恢复和各生理机能的恢复。这一阶段的饲养目标是改善和维持奶牛适宜的膘情,以奶牛在产犊时达到3~3.5分为标准。如果在干奶期饲喂过量的精料使体况达到4~5分,将会影响下一个泌乳期的产奶性能,牛奶的品质也会下降。因此,在干奶期要提供适宜的营养,以将体况调整到适宜的分数。除了日粮营养与采食量会影响到奶牛在干奶期的体况外,疾病因素也会影响到奶牛的体况,因此为了维持奶牛干奶期适宜的体况,除了要科学饲喂外,还要做好各种疾病的预防工作,以提高奶牛的健康度,从而使奶牛的体况保持在适宜的标准。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