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引发牛鼻出血类疾病的临床症状与诊断【库百科农业网】

来源:习南之家 |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引发牛鼻出血类疾病的临床症状与诊断

引发牛鼻出血类疾病的临床症状与诊断【库百科农业网】

季 伟 (黑龙江省北安市畜牧兽医局 164000)

1 鼻大量出血

牛鼻大量出血,有时呈线状,甚至喷泻状排出,常见于鼻黏膜损伤、鼻甲骨骨折、牛角折断、肺出血、热射病等。牛鼻黏膜损伤多因插入胃管引起,根据病史易于诊断。治疗时应立即抬高病牛头部,用湿厚布敷在额部,以冷水浇头,配合止血药,方可止住出血。牛鼻甲骨骨折时,碎骨刺破鼻黏膜微血管,甚至小血管,流血不止。破损血管越大,流血越多、越快。因病牛大多有被重物打击或跌入低谷的病史。牛肺出血时多表现咯血,不仅鼻腔出血,口腔也出血,血呈鲜红色,有小气泡,从口腔出来的血还可能混有食物残渣。病牛咳嗽、呼吸困难,肺部听诊音异常。热射病引起急性肺充血、水肿,如肺部血管破裂,则可引起肺出血、咯血。根据发病季节及气温,临床上病牛出现体温升高,昏迷,呼吸困难等症状,不难诊断。应尽可能使病牛卧于通风避光处,以助降温,必要时可采用放血、凉血,再反输给牛,可避免输血反应。

2 鼻孔滴血

牛鼻孔经常性不明原因的滴血,常见于齿鼻瘘、鼻旁窦炎、肉芽肿性鼻炎、血小板减少症、水牛类恶性卡他热、霉烂草木樨中毒、升汞中毒。齿鼻瘘因引起鼻黏膜增生,形成息肉,稍有触碰即可引起鼻出血。这种出血多为一侧性,仔细检查鼻腔和口腔,可发现息肉和脱落的臼齿,上颌窦叩诊呈浊音者即可做出诊断。鼻旁窦炎时,窦腔碎骨屑刺伤血管引起渗血和出血,出血同时伴有粘脓性鼻涕,多为一侧性出血,经久不愈是其特点。肉芽肿性鼻炎因鼻孢子虫引起,鼻不定期流血和鼻部瘙痒,牛常在墙边或树干上摩擦鼻部是其特点。水牛类恶性卡他热仅发生于水牛,只发生在与山羊有密切接触的水牛。从病牛高热、稽留、贫血,多发生于青壮年牛,而且有颌下、胸前水肿,全身淋巴结肿大,白细胞数减少等特点,不难做出诊断。霉烂草木樨作为青贮饲料或晒成青干草后,其所含香豆素转化为双香豆素,可抑维生素K的吸收,故临床表现为维生素K缺乏症。成年公牛、母牛发病较多,而天然的维生素K缺乏则发生于犊牛,停喂草木樨,补充维生素K是治疗该病的关键。升汞中毒常是人为造成的,地面、既舍消毒后未用清水冲洗,让犊牛舔食而中毒,病史调查不难诊断。

3 鼻孔渗血

牛鼻孔渗血,常有血水样液体流出时,(www.613935.com)应注意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蕨中毒、气肿疽、炭疽和牛瘟等病进行区别。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败血症和毒血症的结果,病牛可视黏膜上常有淤血斑和尿血现象,打针后针孔流血不止是其特点。结合病牛体温升高,鼻孔、肛门渗血,可做出诊断。蕨中毒多发生在山区放牧牛,因蕨生长在高山避阳坡上,牛长期采食蕨类而引起膀胱出血、便血,关节腔血肿、跛行。对当地放牧山坡实地调查,易于诊断。气肿疽时,牛口腔、鼻腔流泡沫样的血水,更重要的症状是厚大肌肉处出现气性肿胀,手压之有捻发音,切开肿胀皮肤,流出黑红色液体。该病多因创伤感染,羊极少发病,主要发生于牛。根据流行病学特点,结合病牛肌肉肿胀、出血等现象,不难诊断。患炭疽的牛死后鼻孔、口角、肛门出血,有典型特征,不难进行诊断。牛瘟在我国已基本扑灭,故在诊断中常疏于考虑。

4 鼻液中夹血

牛不经常流血,偶尔鼻液中夹血,常见于牛放线杆菌性肉芽肿、牛恶性卡他热、传染性鼻气管炎、大叶性肺炎等。放线杆菌性肉芽肿多侵害一侧鼻孔黏膜,引起一侧性鼻出血。因在鼻孔内形成肿块,肿块破裂后才出血,故属不经常出血。确诊需对肿块活组织取平、包埋、切片,进行病理学和组织学培养检查,切面上肉眼可观察到硫黄样颗粒,可做出诊断。大叶性肺炎时鼻孔并无出血现象,只是有铁锈色鼻液流出,误认为鼻液中夹血,更应注意病牛有体温升高,稽留不退,肺部听诊有大面积锣音,呼吸困难和咳嗽等其他症状时,易进行诊断。牛恶性卡他热时,也呈偶尔鼻流血,头眼型恶性卡他热表现持续高温,鼻腔、口腔黏膜损伤,外观可视黏膜似被煮成半熟状,鼻镜、口腔充血,苍白色的坏死上皮脱落,留下糜烂和溃疡,不定期出血。病牛鼻镜外观干燥,随后表面脱落,鼻黏膜脱落后形成固膜性痂,并堵塞鼻道,流涎、流涕时有夹血现象。诊断时应与传染性鼻气管炎相区别。后者多呈流行性,并在眼结膜和鼻黏膜上出现特征性黏膜斑。恶性卡他热的牛常有眼损伤、眼色素层炎和眼炎,角膜上长翳。而传染性鼻气管炎仅引起牛角膜水肿,但不出现眼内炎症。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