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妊娠母牛子宫扭转的病因、临床特点和症状表现【库百科农业网】

来源:习南之家 |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妊娠母牛子宫扭转的病因、临床特点和症状表现

妊娠母牛子宫扭转的病因、临床特点和症状表现【库百科农业网】

王立力 (黑龙江省安达市畜牧兽医局 151400)

子宫围绕其纵轴旋转,引起阴道前端扭转,为母牛难产的常见原因。其发病率有一定差别,有报道由其引起的难产占5%~6%,但在纽约州立流动兽医院,据报道在10年期间救治的1 555例难产中占7.3%。在救治严重难产的兽医院,对难以救治的子宫捻转应进行剖宫产。

1 病因分析

子宫捻转为第一产程晚期或第二产程早期的并发症,可能是由于牛的子宫大弯朝上,子宫阔韧带使得子宫悬吊的位置靠后,因此造成子宫不稳定。但除了其自身的不稳定外,其他因素也可能在第一产程发挥作用而造成发病,否则子宫捻转则会更常见于妊娠后期而不是在分娩时。诱发因子可能包括胎儿在分娩的第一产程对子宫高频及大幅的收缩发生反应而出现剧烈运动,而这种运动出现在正常分娩且产道正常的情况下。胎儿过重也可能为发病诱因,有人发现子宫捻转时犊牛的平均重为48.5千克,有人发现为49.8千克。另外一个引起子宫围绕其纵轴发生旋转的因素是,母牛从伏卧到站立,特别是母牛可以利用的空间十分有限时会发生捻转。母牛在站立时先使其前肢弯曲,因此其体重主要在两个膝部上,之后母牛的头及整个身体向前冲,以便后肢能够伸直,此时母牛的体重主要在膝部及后蹄,在此阶段母牛可暂时休息,再努力伸直其弯曲的腕关节而用四蹄站立。当母牛的体重在膝盖及最后伸直的后肢上时,子宫的纵轴几乎垂直,因此如果在此阶段胎儿发生剧烈运动,则子宫很容易绕着其纵轴发生旋转。

如果牛的双胎位于两个子宫角中,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稳定妊娠子宫的作用,因此在怀双胎时,子宫发生捻转的情况极少。但在绵羊,由于子宫系膜在解剖上是位于腰下而不像在牛那样位于回肠下,而且双角妊娠非常常见,也会发生子宫捻转。品种及胎次均不影响本病的发病率。

2 流行特点

目前兽医达成一致的共识是,子宫以逆时针方向捻转要比其他方向的捻转更为多见(www.613935.com),可占子宫捻转病例的75%。对美国从1970~1994年24所兽医学校就诊的病例进行分析发现,子宫捻转中635例为逆时针捻转。虽然子宫围绕其纵轴旋转,但大部分捻转的病例也影响到阴道前端。少数病例捻转可影响到子宫后部,而阴道壁的变化则不大。调查发现在子宫捻转中345例为颈前捻转,且不影响到阴道。有人认为,最常见的捻转程度为90~180度。但对133个病例进行的系列研究中发现,由于这些病例较为严重而由兽医在门诊进行救治,因此有人发现只有37例捻转为180度或以下,而大多数的捻转为360度。有人发现,57%的捻转为180~270度,22%为270~360度。有人坚持认为诊断为胎儿侧弯或下弯的难产其实是由于较低程度的子宫捻转所引起。子宫捻转的严重程度并不直接影响胎儿的存活,胎儿死亡是由胎水丧失或胎盘分离所引起。

子宫捻转经常出现的特点与分娩有关。一般认为子宫捻转发生于第一产程,由于在其得到矫正之后很快子宫颈就能扩张到一定程度。但是,如果在矫正之后子宫颈能够完全扩张,或者在矫正之前胎膜破裂,部分胎膜或胎儿突出于子宫颈外,则说明子宫捻转发生于第二产程的早期。有人认为,不到180度的子宫捻转对妊娠的影响不大,常发生于妊娠后期,可持续达数星期或数月,只是在分娩引起难产时才注意到,45~90度的捻转在进行妊娠诊断时常常可检查到,这些捻转可能自行矫正而康复。

3 临床症状

一直到开始分娩时,动物一直表现正常,但在进入第一产程后由于子宫肌的收缩和子宫颈扩张而出现亚急性腹痛,动物表现不安。在典型病例,唯一真正的症状表现是不安持续的时间明显延长,或者减轻,但不能进展到第二产程。如果捻转一直到第二产程时才发生,则在一短暂的努责之后动物表现不安,但突然停止。在严重的子宫捻转病例,动物的不安可能加剧,但更有可能是所有分娩行为都会停止,如果不对动物进行密切观察,很难发觉其已经开始分娩。有人注意到腰荐部脊柱略为塌陷,这是最经常能观察到的症状,包括发热、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努责厌食及阴道出现分泌物。

如果本病得不到缓解,则会发生胎盘分离,胎儿可能会死亡。动物会出现持续的不太严重的腹痛,逐渐出现厌食和便秘。由于胎膜常常保持完整,胎儿会比其他类型的难产更晚发生继发性细菌感染。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