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徐州牛【库百科农业网】

来源:习南之家 |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徐州牛

一、一般情况

(一)中心产区及分布

徐州牛分布于江苏省徐州市东部地区。

(二)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徐州牛产区位于江苏省的西北部,古淮河的支流泗水、沂水、沭水的下游,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水草资源较为丰富。该牛在徐州市饲养历史悠久,对当地条件的适应性强,疾病感染率低。

二、徐州牛品种来源与变化

(一)品种形成

徐州地区有2000多年的养牛历史,该市睢宁县出土的汉墓石刻耕牛图就是佐证。徐州牛原系鲁西牛的一个类群,引入徐州后,经过当地农民长期细心饲养和选育,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徐州牛。近40余年,该牛经历了数次引进杂交过程,20世纪60年代引进荷斯坦奶牛杂交,70年代与秦川牛杂交,80年代又用引进的肉牛品种(西门塔尔牛、夏洛来牛)杂交,造成了纯种牛数量越来越少,到了濒临灭绝的地步。

(二)群体数量和变化情况

20多年来徐州牛已经完全不作役用,仅用作杂交母本,繁殖后代作肉用,数量持续下降。1965年全地区有徐州牛22.85万头,1987年下降到12.64万头,到2006年底仅存栏1220头,其中纯种繁殖母牛427头,无纯种种公牛。本品种用于纯繁的母牛数为0,已濒临灭绝。

三、徐州牛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体型外貌特征

1.外貌特征

徐州牛被毛短密,主要为浅褐色,鼻镜、眼睑和乳房部毛色为灰黑色,尾梢颜色较深,为褐色。蹄角呈黑色和琥珀色。 公牛头较宽短,额平,眼大而有神;母牛头较清秀,口阔方齐,额平。耳朵较大,后缘多为圆形,平伸,耳壳较薄。公牛角大,以龙门角、扁担角、平角较常见(www.613935.com/),呈琥珀色;母牛角型以龙门角常见,呈琥珀色、扁圆形。肩峰不明显,颈垂、胸垂不发达,脐垂不明显。尻短斜、长圆,尻部平直。尾较长,垂达飞节,尾帚较小。 徐州牛一般分为两种类型:“高角牛”型体型高大,四肢细长,行动较快,体躯较短,胸围较小,侧视呈正方形;“抓地虎”型体型较矮,四肢粗短,行动较慢,体躯较长,胸围较大,粗壮结实,力大持久,侧视呈长方形。

(二)生产性能

1.产肉性能

根据1985年戚桂成和朱吉勤的报道,徐州牛的屠宰性能见表2。另据《江苏省家畜家禽品种志》,成年徐州牛的屠宰率为52%,净肉率为42.5%。

2.役用性能

徐州牛一般2头牛合犋日耕淤土地4~5亩,耕沙土地7~8亩;3头牛合犋驾车,载重1500kg,日行15~20km。

3.繁殖性能

徐州牛性成熟较晚,公牛12月龄、母牛10月龄性成熟,公牛18月龄、母牛19~20月龄初配。母牛主要春、秋季节发情,发情周期20~21天,发情持续期1~3天,妊娠期285天。多数母牛一年一胎,亦有五年六胎者。目前,徐州牛仅用作杂交母本。

四、品种保护和研究利用

尚未建立徐州牛保护区和保种场,未提出保种和利用计划,处于农户自繁自养状态。

五、品种评价

多年来没有开展徐州牛纯种选育工作,经过多年的杂交,导致全群没有纯种公牛。所以,今后应以保护种质资源为首要任务,在种群扩大后再进一步加以利用。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