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如何快速育肥增重方法【库百科农业网】
肉牛如何快速育肥增重方法
众所周知,肉牛以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的青饲料和粗饲料为营养源,而且抗病能力强、容易管理,对圈舍条件要求也不高,与其他畜禽相比经济效益非常明显,是节粮型畜牧业发展的方向。但是相对于猪、鸡来说,肉牛的饲养周期还是比较长的,所以提高生长速度,缩短饲养周期就成为肉牛饲养者倾心追求的目标。
1 架子牛快速育肥的要诀
1.1 架子牛的选择要点
1.1.1 选择适宜年龄的架子牛
从多年的肉牛育肥实践中,笔者发现1.5~2岁的架子牛育肥效果最好。因为这个年龄的牛耐粗饲能力强,有较好的采食力和消化力,增重快、饲料报酬高,经济效益显著。一般经过90~120天的育肥就可以出栏。 1.1.2 选择适宜品种的架子牛
不同品种的牛育肥性能差异极大,杂种牛的育肥性能和饲料利用率要好于本地黄牛。所以推荐饲养良种肉牛或rǔ肉兼用牛与本地黄牛杂交产生的杂种牛,其次选择荷斯坦牛和黄牛杂交产生的后代。
1.1.3 选择体型外貌理想的架子牛
理想的育肥架子牛体型大,头颈部强壮,肩平胸宽,背腰平直宽广。臀大、肋弯、腹圆。头颅大、鼻镜宽、嘴角深、眼有神。皮肤光滑、柔软、有弹性,被毛细亮有光泽。这样的牛采食性好,易于育肥。
1.1.4 选择适宜的育肥体重
为缩短育肥期,笔者推荐选择体重在350~400千克之间的架子牛。
1.1.5 尽量选择公牛育肥
试验证明公牛比阉牛日增重高13.5%,且瘦肉率、蛋白质含量、肉脂比、肉骨比、屠宰率、净肉率都高于阉割牛,仅肉中脂肪含量较低,适口性稍差与阉割牛。因此架子牛尽量选择公牛,以便达到最佳的育肥效果。
1.2 架子牛育肥期的饲养管理秘诀
1.2.1 育肥前期约15天左右
主要目的是让育肥对象适应舍饲育肥环境和饲养管理条件。进场后的前3天以优质粗饲料为主,适当增加饲料中的食盐含量,给予充足洁净的饮水。从第4天开始把日粮中蛋白质的含量增加到12%,精料日喂量为1.5~2千克。
1.2.2 育肥中期约55天左右
这个时期主要满足肌肉的生长。日粮中蛋白质含量为11%,精料日喂3~4千克,粗饲料自由采食。
1.2.3 育肥后期约40天左右
这个时期主要满足脂肪沉积。日粮中应增加能量减少蛋白,日粮蛋白含量10%,精料日喂量5千克以上。育肥结束要求体重达到450~550千克。
1.2.4 饲喂时间与次数
饲喂顺序、饲喂时间、饲喂次数固定,不得随意更改,通常按粗料一青绿多汁料一精料一饮水的顺序。每天固定时间喂3次,每次喂1.5~2小时,两次饲喂间饮水1次,夏季在中午和夜晚个增加1次饮水。
1.2.5 控制育肥舍的温度和湿度
肉牛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在7℃~27℃,相对湿度不超过70%。每天固定时间打扫牛舍卫生3次,适当通风,控制好空气质量,要求每百万体积大气中氨气低于20体积,硫化氢低于10体积,二氧化碳低于150体积。
1.2.6 育肥时间达到90~120天
育肥重量达到450~550千克立即出栏,防止饲料浪费和肉质老化。
1.2.7其他
架子牛在进入育肥舍的5天内要进行驱虫健胃。整个育肥期要限制牛的运动,缰绳的拴系长度不得超过60厘米。每天必须刷拭牛体2次,每次不少于5分钟。
2 合理选择肉牛增重剂
增重剂又称生长促进剂,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改善机体内能量和氮代谢平衡,促进蛋白质的沉积。试验证明使用增重剂后,肉牛的日增重可提高10%~25%。
2.1 常用增重剂的种类
2.1.1 化学合成类
这一类主要是人工合成的雌激素,如乙烯雌酚、乙烷雌酚,这类物质在代谢中会形成具有细胞毒性和诱变活性的物质,损害人类健康,在我国已被禁止使用。
2.1.2 天然动物激素类
这一类是由动物自身产生的,如雌二醇、孕酮、睾丸酮等,是动物体内的正常组成成分。虽然也会影响人体生理功能,但相对还是比较安全的。
2.1.3 植物或微生物提取类
目前已提纯分离的有玉米赤酶醇、赤霉素,另外还有未提纯的玉米和苜蓿浸提物等。他们具有雌激素相似的作用,能够显著提高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分泌,促进维生素E、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A的合成。由于在动物体内有较高的残留,我国已禁止使用。
2.1.4 营养素类
主要是营养因子,如氨基酸、蛋白质和肽类激素,他们主要通过给机体提供必须氨基酸。营养类增重剂是绝对安全的,可以放心使用。
2.2 增重剂的最佳使用方法
增重剂的使用方法有耳根皮下埋植、注射及口服。笔者通过2478头育肥牛的对比,发现耳根皮下埋植效果最为理想,每头牛埋植500毫克赖氨酸,可以增重13.2%。
2.3 增重剂的安全性及停药时间
天然动物激素类在牛体内的代谢时间最少需要60天,牛肉中的残留会影响食用者的生理代谢,所以埋植时间必须在出栏上市的60天以前。营养类没有停药期限。人工合成和植物提取物残留严重,对食用者危害较大,现已禁止使用。
3 有让肉牛快速育肥增重作用的饲料添加剂
3.1 瘤胃素
瘤胃素又称莫能霉素,是一种灰色链球菌的发酵产物。它在瘤胃中起两种作用,一是通过降低瘤胃液对游离氨基酸的分解和抑制蛋白质的降解,增加过瘤胃蛋白的数量,使过瘤胃蛋白和氨基酸的数量增加。二是抑制瘤胃内乙酸的产生,提高丙酸的比例。因为糖降解为丙酸有效能最高,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降解为乙酸时要产生甲烷,并通过嗳气的方式排出体外,造成能量的浪费。
3.1.1 瘤胃素的使用方法
正确的使用方法是把瘤胃素均匀的混入肉牛的精料中。一般500克瘤胃素配合200千克玉米粉,在预混机中充分搅拌。
3.1.2 影响瘤胃素效果的因素
瘤胃素对低生产效率的牛育肥增重效果显著,对喂给低营养日粮的牛效果不佳,对饲喂高蛋白日粮的牛效果较好。每千克饲料中以含瘤胃素22~33毫克或以每头牛每天采食180~260毫克瘤胃素为佳。
3.2 非蛋白氮(NPN)
非蛋白氮可被瘤胃微生物利用合成菌体蛋白,菌体蛋白进入真胃、小肠后被消化、吸收、利用,且效价高于植物蛋白。
3.2.1 非蛋白氮的种类
常用的非蛋白氮主要有尿素、磷酸脲、双缩脲、异丁基二脲、脂肪酸尿素等。
①尿素含氮量42%~46%,添加量为蛋白质饲料中含氮量的30%,或日粮干物质的1%~1.5%。
②磷酸脲含氮17.7%,含磷19.6%,每100千克体重添加40克,如添加到青贮料中为250∶1,使用后日增重可提高15%以上。
③双缩脲含氮量34.7%,每头牛每天喂100~150克,可减少1千克蛋白精料,半岁以上牛每100千克体重日喂25~30克。
④异丁基双脲含氮量30.3%,可代替50%的粗蛋白。
⑤脂肪酸尿素是尿素与脂肪酸形成的分子间化合物,含氮量34.5%。用脂肪酸尿素代替30%的蛋白质,比普通饲料增重20%,是一种非常好的非蛋白氮饲料。
3.2.2 非蛋白氮的使用方法
①氨化处理秸秆。利用氨破坏木质素与纤维素之间的碱键,使纤维素和木质素分开,提高秸秆的消化率。秸秆氨化后消化率提高20%,采食量增加20%,粗蛋白增加1~1.5倍,总营养价值提高1倍。
②尿素青贮。青贮时加入尿素,不仅可显著提高青贮料的粗蛋白,而且避免了尿素中毒。
③糊化淀粉尿素。将谷物粉碎后与尿素混合,通过特制的糊化机,在高温、高压和一定湿度条件下使淀粉凝胶化,制成糊化淀粉尿素。降低氨的释放速度,提高氨的利用和防止氨中毒。
④复合营养舔砖。使用糖蜜20%~40%、尿素10%~25%、食盐8%、骨粉10%~25%、水泥4.5%~10%、玉米粉13%~20%、明矾0.5%制成舔砖。由牛自由舔舐,使用方便,育肥增重效果极佳。
3.3 沸石粉
沸石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同时还含有20多种其他元素。沸石结构内部有很多孔道、缝隙,可以吸附病原微生物和有害气体,改善胃肠环境,提高消化机能和饲料利用率。其所含成分对多种生物酶有催化作用,能有效促进机体新陈代谢,达到促生长的作用。用沸石和尿素1∶1混合饲喂比单喂尿素日增重提高10%。
3.4 麦饭石
麦饭石是一种风化的花岗岩,含有多种矿物元素。具有吸收有害物质、抑制有害菌繁殖、溶出有益元素、调节酸碱平衡四大功效。添加量为日粮干物质的3%~5%。
3.5 异位酸
异位酸是异丁酸、异戊酸、2~甲基丁酸和戊酸4种化合物混合的钙盐。在瘤胃中为纤维分解菌的正常生长提供营养。具有增加纤维分解菌的数量,提高蛋白质合成能力的作用,可以提高粗饲料的利用率。
3.6 益生素
益生素又称促生素,参与调理肠道菌群生态平衡,具有提高健康水平、防止消化疾病、促进生长的作用。试验证明,3月龄添加0.1%,6月龄添加0.05%,育肥期添加0.02%,日育肥增重可提高13.2%,饲料报酬可提高6.3%,发病率降低27.7%。
上一篇:梅花多久浇水一次【库百科农业网】 下一篇:多肉没根了还能活吗【库百科农业网】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