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肉牛高效安全养殖技术方法【库百科农业网】

来源:习南之家 |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肉牛高效安全养殖技术方法

肉牛即肉用牛,是一类以生产牛肉为主的牛。特点是体躯丰满、增重快、饲料利用率高、产肉性能好,肉质口感好。肉牛不仅为人们提供肉用品,还为人们提供其他副食品。肉牛养殖的前景广阔。为了提高肉牛养殖场的经济效益,为市场上提供数量多、质量好的牛肉产品,在肉牛养殖过程中要确保肉牛的安全生产。下面一起来来具体了解一下:肉牛高效安全养殖技术方法。

1、自繁自养

肉牛养殖场一般都是通过从外购买架子牛来育肥,这种方式育肥周期短,投入较少,但是也存在着很多的弊端,最大的缺点就是在引进牛时易将疾病带入本场,导致疾病的大肆传播。另外在引种时如果没有做好检疫与隔离观察的工作也易引起疫病的传播。因此为了确保肉牛的安全生产,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坚持自繁自养,选择健康无病、品种优良的种牛来繁育犊牛。可利用杂交优势,提高肉牛品种的品质,降低肉牛养殖的饲养成本。通过自繁自养的饲养模式,可以防止疾病被带人,避免疾病的传播。如果需要引种时,则要做好引种时的检疫以及到场后的隔离观察工作,注意禁止从疫区引进种牛或者架子牛。

2、重视防疫

肉牛养殖场要切实做好消毒的工作。牛场要建立健全的定期和紧急的消毒制度,在场区的大门口要设置有消毒间以及消毒池。消毒间设有紫外灯等消毒设施,消毒池内则要有消毒液,在外来人员和辆在进入场区时要经消毒间和消毒池消毒后方可进入。肉牛养殖场要定期进行彻底的消毒,一般场区的消毒频率为每季度1次,牛舍为每月1次,牛床为每周1次,同时料槽、水槽以及其他的一些工具设施也要定期的消毒。另外,还要每月对养殖环境进行带牛消毒,使用的消毒药剂为0. 1%的新洁尔灭或者0.3%的过氧乙酸,以减少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在肉牛的养殖过程中,进行一些工作的操作时也要做好消毒的工作,如在对肉牛进行助产、配种、治疗时要对牛的后躯、阴部、伤口、需治疗的部位以及一些工具等进行消毒,以降低牛感染病原菌的机会。要保持牛舍的环境卫生,及时的清理,将粪污堆放到指定的地点进行堆肥发酵处理,保持牛舍干燥。尽量避免外来人员进入圈舍内,如必需进入则要进行彻底的消毒,并更换衣服和鞋后才可进入。

肉牛养殖场要根据本地区以及本场的规定和要求以及疫病的发生情况制定符合本场实际情况的免疫计划,并要按照免疫程序定期接种相关传染性疾病的疫苗。疫苗要购买自正规的厂家,并要做好疫苗的保存工作。在接种时要严格的按照使用说明确定接种方法和接种的剂量。另外,对于健康的牛群还要在每年的春秋两季地行检疫,如果检测出阳性牛则要及时的隔离或者处理。每年的秋季要对l周龄以上的肉牛进行炭疽芽孢苗的免疫,第二年春季再接种1次,以强化免疫效果。

3、加强保健

采食习惯决定着肉牛易患寄生虫病。当肉牛患有寄生虫病后会使营养大量的流失,影响肉牛的饲料利用率和增重速度,还易导致肉牛逐渐的消瘦,易患病,降低了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因此要对肉牛定期的进行驱虫保健的工作,以提高饲料利用率,提高日增重,进而提高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驱虫药物的选择要保证高效、广谱、低毒、低廉、使用方便,使用方法为将驱虫药拌于饲料中让牛空腹食用。如果是大规模的驱虫则要先在小范围内进行试验,然后再大规模的使用。驱虫时最好在具有隔离条件的地方进行,这样不但便于观察,还便于收集虫卵、虫体以及受到污染的粪尿。要将收集的粪尿等进行堆肥发酵,利用生物发酵产生的热量将寄生虫杀死,并且可以防止虫卵和幼虫污染外界的环境,防止病原扩散,利于保持肉牛的健康,提高肉牛的驱虫效果。

4、环境管理

肉牛的高效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保持肉牛生活环境的卫生,包括牛场的卫生和牛舍的卫生,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和预防病原菌的感染几率,切断疾病的传播途径,控制病原微生物与易感牛群接触,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保持牛舍清洁、干燥、通风良好、空气清新,每天都要及时的清理粪污,定期的消毒,以杀灭或者控制病原微生物。加强肉牛的饲养管理,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及时的发现病牛,做好隔离治疗工作,防止病原的扩散。

5、预防中毒

在肉牛的养殖生产中为了实现高效安全生产还要注意防止肉牛发生中毒。尤其是在青绿饲料较丰富的季节要预防肉牛农药中毒,要控制好青饲料和饮用水的来源,充分的掌握青饲料的来源,对于喷洒过农药的饲料、青草不能放牧或者收割来使用。从农田流出的水或者被化肥和农药污染的水源不能让牛饮用。做好饲料的保存工作,防止饲料发生霉变,一旦饲料发霉、变质要禁止继续饲喂,以免发生霉菌毒素中毒。另外,在喂牛时要注意禁止饲喂肉牛未去毒的棉籽饼等饼类饲料,马铃薯如果发芽、发绿后也禁喂牛,无论在舍饲还是放牧时都要注意避免肉牛采食到毒草。牛场在使用灭鼠药时要防止肉牛误食引起中毒。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