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提高奶牛产奶量的综合措施【库百科农业网】

来源:习南之家 |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提高奶牛产奶量的综合措施

李献军 (黑龙江省八五四农场畜牧科 黑龙江虎林 158308)

奶牛的生产效益主要来自于奶牛的产奶量,而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饲养管理因素,而且各因素之间通过相互作用直接或间接的对产奶牛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要想提高养牛经济效益,必须采取综合技术措施,抓好奶牛生产的各环节,才能保证奶牛高产稳产,最终达到提高养牛经济效益的目标。

1 提高优质奶牛数量

具备高产潜力的奶牛群是达到奶牛高产的先决条件,我国奶牛品种主要是荷斯坦奶牛,具有产量高、适应性强的特点,但品种间个体差异很大。应用优秀种公牛冻精人工授精配种技术,可以使后代具有高产的遗传潜力,也可以对优质高产奶牛采用性控冻精配种的技术手段,加快优质母牛群的扩繁速度,提高优质高产奶牛的数量,整体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2 适宜的环境

舒适的环境是奶牛健康和高产的一个重要条件,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温度与湿度、气流与光照、尘埃与微生物、有害气体与噪音。

一般成年母牛适宜的环境温度是5~15℃,最佳生产温度为10~15℃。当温度适宜时,湿度对奶牛产奶效果影响不大,但湿度过大会加剧高温或低温对奶牛造成的影响。据报道,当气温为29℃,相对湿度40%时,奶牛产奶量下降8%,而在同等条件下,当相对湿度为90%时,奶牛产奶量下降31%。气温降至0℃以下时,会增加奶牛采食量,但不能提高产奶量。

气流的作用是使奶牛皮肤发生冷热变化。夏季,加快牛舍内空气对流速度可使奶牛体表散热增强,有利于奶牛产奶和提高饲料转化率。冬季,气流可以带走牛体热量,提高饲料消耗并降低产奶量。

光照可以影响牛的繁殖性能,间接影响奶牛的产奶。当自然光照不足时,应该采用人工光照。一般在封闭舍饲的生产条件下,采用16小时光照制度,可以增加奶牛采食量,提高奶牛产奶量。

尘埃和微生物。牛舍中的尘埃对奶牛的影响很大,灰尘落在奶牛体表可与皮脂腺的分泌物、细毛、皮屑及微生物混在一起,粘结在皮肤上,引起皮脂腺、汗腺堵塞,使皮肤发痒以致发炎,体液调节被破坏,影响奶牛产奶。牛舍中的微生物比大气中的要多。灰尘上附着的微生物可以传播疾病,影响奶牛健康,进而影响奶牛生产力的发挥。

有害气体和噪音。封闭式牛舍如果通风换气不好,会使舍内氨气、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含量增加,影响奶牛的产奶与健康。一般牛舍中安全的气体含量为氨气不超过0.0026毫克/升,硫化氢不超过0.001%,二氧化碳含量不超过0.25%。牛舍内的噪音对奶牛的繁殖、生产均产生不良影响。据报道,110~115分贝的噪音会使奶牛产奶量下降10%。一般牛舍的噪音水平白天不超过90分贝,(www.613935.com)夜间不超过50分贝为宜。

3 加强饲养管理

饲料营养对提高奶牛产奶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当饲料营养供给不足时,奶牛摄入的营养首先要满足其自身的维持需要,之后用于繁殖后代的需要,最后是产奶需要,因此饲料营养不足会大大降低奶牛产奶量。当饲料供给过多时,造成奶牛肥胖,体脂储备过量,引起代谢紊乱,并带来多种疾病,也会影响奶牛的产奶量。单纯的提高精饲料供给或者粗饲料质量差都不能使奶牛高产。因此,饲料搭配要多样化,并且保证营养均衡,是奶牛高产的必要保证。

水对奶牛十分重要,供水不足会严重影响奶牛的产奶量。同时要做到水质清洁,冬季要给奶牛饮温水,水温建议在12℃以上为宜。

正确的挤乳和乳房保健方法是提高产奶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据报道,每天挤奶三次比挤奶二次可增加产奶量10%~20%。特别是高产奶牛,应采用三次挤奶制。产奶量与产犊时间也有一定的关系,据报道,在1、2、3、12月份产犊的母牛全期产奶量较高。

乳房炎、肢蹄病、代谢病、产科病及传染病是奶牛常见多发疾病,任何疾病都会影响奶牛产奶和利用年限。因此,奶牛场必须做好防疫与奶牛常见疾病的预防工作。目前乳房炎对奶牛产奶量危害较大。据报道,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为2%~3%,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为38%~60%。因乳房炎淘汰的母牛占成年母牛淘汰数的10%~15%。总之,提高奶牛产奶量必须做到奶牛各项生产环节合理,只有抓好奶牛生产各环节才能达到奶牛高产稳产的目标,从而提高养牛经济效益。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