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库百科农业网】
例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
王 琼,虞筱芬
(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沈阳110101)
奶牛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血液寄生虫病,主要表现为发热、贫血、消瘦、下痢、黄疽等症状。发病奶牛不仅产奶量降低、奶牛生育力下降、怀孕奶牛流产,甚至还可以导致奶牛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而发生死亡。目前还没有有效的药物能够治疗该病,造成该病易复发、治疗难度大。尤其是近年来,家畜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病畜种逐渐扩大,由开始的个别畜种发病到目前多畜种发病,并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2015年9月,本辖区内某奶牛养殖户饲养的120多头奶牛中,有9头奶牛出现临床症状,其中l头症状较为严重的怀孕母牛流产后死亡,其余症状较轻的奶牛经过l周的综合治疗后病愈。从对饲养户养殖情况的调查,结合发病奶牛症状和实验室检验,诊断奶牛患附红细胞体病。
1流行病学调查
2015年9月中旬,该饲养户饲养的奶牛陆续出现发热、下痢等临床症状。经现场调查,该养殖户所饲养的奶牛有20只是2个月前由外市购人,年龄在10月龄至4岁。饲养方式为圈养舍饲,粗饲料以干玉米秸为主,精饲料是从饲料厂购人的全价配合饲料。饲养场和圈舍内环境条件不是很好,粪便污水清理不洁净,蚊蝇和寄生虫滋生。9月16日1只经产奶牛开始发病,到20日共有9只奶牛陆续发病。初期体温升高达40.5℃,后出现下痢症状,辖区内兽医采用综合方法治疗,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l周后发病奶牛陆续恢复健康,其中l头怀孕母牛流产后死亡,2头奶牛流产。
2临床特征
病牛发病初期精神不振,食欲稍有下降,部分病牛双眼流泪,有少量浆液性鼻液从鼻孔中流出;发病中期瘤胃蠕动音及反刍都很弱,产奶量急剧下降。四肢行走无力,直至卧地不起。体温达40℃以上,呼吸和心律加快。发病后期排稀便,便中出现黏性物质。病牛眼结膜苍白,体瘦毛焦,腹下皮肤呈黄疽色。
3实验室检验
3.1瑞氏染色法
采病牛耳尖血液涂片,用瑞氏染色液染色23min,加入蒸馏水(和染色液同量),慢慢摇动玻片,混匀后静置5 rmn,后用水冲洗,擦干后镜检。于高倍油浸镜下观察,有很多锯齿状、星芒状等不规则形状红细胞,上面的病原体呈蓝色,红
作者简介:王琼(1987),女,辽宁沈阳人,本科,助理兽
医师,主要研究方向是家畜家禽疫病的防治。细胞呈红色。
3.2姬姆萨氏染色法
抹片先用甲醇固定,然后待抹片干燥后加入染色液染色24h,直至水被吸干后镜检。经测量,该病原的直径为0.30.5μm,大的达0. 51. 5μm,每个红细胞寄生数量不等。
4诊断
根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验,诊断为附红细胞体感染。
5治疗
每只病牛取血虫净1支,用生理盐水稀释成4%~6%液体,注射患牛臀部,每天1次,连用3天;根据奶牛个体体重,按计量口服土霉素;同时对重症奶牛采用葡萄糖输液配合复合维生素B、c进行注射治疗。
经过治疗,除1只流产后死亡、2只流产外,其余奶牛于l周左右基本康复。
6预防措施
牛附红细胞体病主要的传播途径是昆虫传播,所以重要的措施是消灭中间宿主蜱和体外寄生虫,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饲养管理,坚持预防为主,保持环境卫生,平时应注意做好消毒工作,加强注射器械与用具的清洁、消毒,杜绝交叉感染。
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及时隔离观察发病牛只,防止相互传播。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