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肉牛高效优质育肥的几项技术【库百科农业网】
规模化肉牛高效优质育肥的几项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养殖业正朝着规模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但是仍存在牛肉品质差、育肥期长、育肥技术不发达等问题,从而导致市场竞争力弱,无法达到最佳的养殖经济效益。因此为了缩短肉牛的育肥期,提高牛肉产品的品质及市场竞争力,就要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规模化肉牛高效优质育肥的几项技术。
1、科学选择犊牛
繁殖牛群与育肥牛群分别饲养管理是提高肉牛养殖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通过分离饲养,可进行精细化的饲养管理。目前肉牛养殖多呈自繁自养的饲养模式,通过育肥本场母牛繁殖的犊牛的饲养成本较低,并且还可减少疫病的发生。品种优良的犊牛是生产优质牛肉、缩短育肥周期,达到肉牛养殖高效优质目的的重要环节,因此要做好品种的选择工作。我国有些地方黄牛的品种优良,如秦川牛的牛肉品质良好,产肉性能佳,但是存在着生长速度慢,饲料利用率低的缺点,而国外的一些优良品种,如西门塔尔、利木赞等的生长性能良好,饲料利用率高,生长速度快,因此,可以选择使用我国优良的地方品种的母牛与国外优质品种的种公牛进行杂交,生产的杂交后代,其肉的品质、生长速度、屠宰率、饲料利用率均有提升。
除了要选择好品种,还要选择好犊牛的个体,适宜育肥的犊牛要求体质健康无病,体型均匀,结构紧凑。健康犊牛主要表现为行动活泼,反应灵敏,毛色光亮,胸部宽阔,臀部宽厚,鼻镜干净湿润。另外还要注意肉犊牛的采食和排泄情况。犊牛在育肥前要进行去势、驱虫和免疫处理,这些工作要在繁殖区域完成,以减少应激或意外的发生,还可防止发生疫病和寄生虫的交叉接触感染。以上工作操作完全后,即可转入育肥舍育肥。
2、加强育肥期的饲养管理
育肥前要将犊牛按照体重、品种、强弱进行合理的分群,并根据体重确定适宜的饲养密度,一般以每头犊牛占地面积4 m2为宜,在育肥过程中要根据肉牛的体重增加及时的调整饲养密度,当体重达到300kg左右时以每头牛的占地面积为3 m2即可,可一直到出栏。
刚转入育肥舍的肉牛不应急于强度育肥,应先让其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包括环境和饲料的适应,让犊牛逐渐适应新的环境和饲料后,再平稳的进入育肥期。肉牛进入快速育肥期,一般经过10个月左右的育肥期体重可达到480-550kg。在育肥的过程中,不可以单纯的追求日增重的最大化,体重与肉质并不存在内在的关系,体重大的肉牛,并不意味着肉质就一定好。因此在育肥过程中要保证肉牛的生长速度与牛肉的品质达到平衡,这样才可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进行短期育肥只能增加脂肪的沉积量,对改变肉质无效。要想提高牛肉产品的质量,育肥犊牛一般要经过10个月以下的育肥期,并在饲养管理过程中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饲养环境,合理的提供日粮,定时、定量饲喂,并做好饲养管理工作。在育肥过程中要根据牛的实际情况来合理的提供日粮,保证饲草饲料品质优良,同时要适当的饲喂一定量的精饲料,不同的育肥阶段,日粮中粗饲料与精饲料的比例要适宜。一般让牛自由采食粗饲料,粗饲料的种类多一些,以保持营养全面,可先喂粗饲料,再喂精饲料,或者将两者混合饲喂。精料的饲喂量以肉牛在10-15min内吃完为宜。
3、做好环境的管理工作
良好的育肥环境是肉牛生产性能充分发挥的重要条件之一,其与肉牛的营养与管理同等重要。因此要做好饲养环境的管理工作。首先要合理的设计牛舍,牛场的布局要合理,牛舍应长轴为东西向,双排饲养,牛舍的跨度不能低于13m,高度不能低于4m,舍内的牛床长4m,宽5m。做好牛舍综合环境的控制工作,保持适宜的温度、相对湿度,肉牛舍的温度一般要控制在22-24℃,这样的温度下肉牛可发挥最佳的产肉性能。因此,要做好牛舍夏季的防暑降温和冬季的保暖御寒的工作。夏季可在牛舍内安装降温装置,如大功率的风扇,以有效控制环境的温度,还可以调整舍内的空气质量。另外,还要注意控制好肉牛的光照管理,合理的光照可促进肉牛的生长发育和增重,还可增体质,夏秋季光照较为充足,而冬春季节牛舍较为封闭,且光照时间短,所以要调整好舍内挡风屏障的位置,尽量让阳光照在牛床上。要保持牛舍的清洁卫生,牛床要做到干净、干燥,及时的清理粪污,勤换垫草垫料,避免舍内过于潮湿,还要定期消毒,防止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
4、加强疾病的预防工作
做好肉牛日常的观察工作,以及早发现异常,及时的处理。观察的主要内容有肉牛的运动、采食、反刍、休息、排泄等情况,并根据观察到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及时的调整饲养管理方法。虽然肉牛养殖较其他动物的发病率低,但是一旦发病,损失严重,因此,要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牛舍以及工具等要定期的消毒,并且在出栏、入栏前后彻底的消毒,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出牛舍。如果发现疾病要及时的治疗,防止病情恶化。根据本场的免疫计划严格的接种疫苗,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快速育肥好方法:
1、过渡期(2~4个月、6~10月龄):肉牛育肥过渡期主要是完成驱虫、防疫、割骟和分群等应激后恢复,胃肠机能调整,由犊牛饲料逐渐过渡到育肥牛日粮,由精料限制饲喂过渡到自由采食,尽快适应新环境和饲养管理方式。仍以优质青干草为主,自由采食,限喂少量的酒糟,不喂青贮饲料。规模化育肥场由于新购进牛个体差异和观察期的割骟等部分工作未完成,育肥推迟,但不得低于10月龄。饲喂方案应遵循应《肉牛饲养标准》,依据体重和日增重1.2千克计算日粮,补充精饲料配方用棉粕、菜籽饼等蛋白质原料代替犊牛料中的全脂奶粉,精料配方水平CP16~18%,NEm7.2兆焦/千克,NEg4.54兆焦/千克,采食量达到体重的1.0~1.2%,占日粮的30~45%。
2、育肥前期(4~6个月、11~18月龄):育肥前期亦为生长育肥期,此阶段肉牛的生长发育最快,相对生长强度大,重点促进骨骼、内脏和肌肉的生长,尽快适应精料型饲养,16月龄精粗饲料1:1。日粮应富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粗饲料为青干草、麦草、青贮饲料和酒糟,其中青干草和麦草自由采食,青贮饲料和酒糟限制饲喂。精料补充料中CP14~16%,NEm7.99兆焦/千克,Eg5.08兆焦/千克,精饲料自由采食,占体重的1.5~2.0%,大约占日粮的50~55%。14月龄开始用大麦或小麦代替部分玉米,日增重1.0千克。
3、育肥中期(4~6个月、19~24月龄):育肥中期肉牛的骨骼、肌肉和体驱已渐趋完善,内脏和腹腔沉积脂肪。粗饲以草麦或稻草为主,日喂量1.0~1.5千克/头,不喂青贮和青干草等青绿饲料,停喂酒糟,控制粗饲草采食量。补充料配方CP12~14%,NEm7.33兆焦/千克,NEg4.66兆焦/千克,自由采食,采食量达到体重的2.0~2.2%,约占日粮的60~75%。
4、育肥后期(6~8个月、25~32月龄):育肥后期即育肥成熟期,日增重显著降低,主要是囤积脂肪,增加肌肉纤维间的脂肪量和脂肪密度,改善牛肉品质,提高优质高档肉比例。粗饲草为单一麦草,日采食量控制在1~3千克/头。精饲料CP10%,NEm7.06兆焦/千克,NEg4.28兆焦/千克,自由采食,使精料的比例占日粮干物质的70%,日喂量保持到体重1.8~2%左右,约占日粮的80~85%。在日粮中能量饲料以大麦或小麦为主,控制精饲料中玉米比例,禁喂青绿饲草和VA,出栏前60~90天适当增加VE、VD,改善肉的品质和色泽。
上一篇:球兰用什么肥料【库百科农业网】 下一篇:山西省沁县谷子种植技术【库百科农业网】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