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昆虫养殖

蝎子脱水病的病因、症状和防治方法

来源:习南之家 |更新时间:2019-03-28|点击次数: 114
蝎子脱水病的病因、症状和防治方法 蝎子脱水病主要有两种情况:慢性脱水和急性脱水。
1.慢性脱水病
【病因】慢性脱水病又称枯尾病或青枯病。是由于养殖环境长期干燥,饲料含水量低和饮水供给不足等引起蝎子慢性脱水所造成。
【症状】初期先在蝎子的后腹部末端(尾梢处)出现枯黄色于枯萎缩现象,病变部位并逐渐向前腹部延伸。当后腹部近端(尾根处)出现干枯萎缩时,病蝎开始死亡。有时在患病初期,由于蝎子之间相互争夺水分常会发生互相残杀的现象(图1)。
蝎子枯萎症蝎子枯萎症
【防治措施】调节活动场地的沙土湿度,增大到20%左右。同时投喂含水量高的鲜活饲料虫。饲养土及蝎窝保持湿润,但不可出现明水。也可把病蝎捕移到塑料盆中处理,即盆中放一块湿毛巾或蚊帐布(以不滴水为宜)。一般这样饲养半个月左右,病蝎体内水分就会得到补充,症状就会缓解,不需要使用药物。病蝎恢复正常后,再将其放回饲养池中饲养。
2.急性脱水病
【病因】蝎子急性脱水病又称麻痹症、体懈症,主要是由于高温、湿热的突然来临,蝎子十分不适应,在热气的蒸腾下造成的急性脱水现象。尤其是在加温养殖的条件下,温湿度控制不当,极易发生此病。
【症状】初患此病的蝎群突然活动反常,慌乱不安,大多出穴慌乱走动,继而出现节肢软化,运动功能丧失,尾部拖地,抽沟出现,全身色素加深,麻痹、瘫痪。此病的病程十分短促,从发病至功能丧失1~2h即死亡。
【防治措施】本病重在预防,在加温养殖时,必须注意调节养殖环境的温湿度。防止出现40℃以上烘干性的高温。如果养蝎房内已形成高温、高湿、热蒸状况,蝎子出现爬动缓慢症状时,应立即通风换气,并将所有蝎子加入少许食盐和白糖,喷洒在蝎体上,喷湿即可。待饲养室内的温湿度变为正常时,再将蝎子移入室内饲养。
标签: 昆虫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