獭兔常见病的诊断及防治
来源:习南之家 |更新时间:2019-04-05|点击次数:
獭兔常见病的诊断及防治
从出生到断奶大约45天左右时间称为仔兔期。初生仔兔体表无毛,调节体温能力差,一般10天左右开始恒定,因而对外界环境变化敏感。仔兔生长发育快,需要大量营养,母兔泌乳量少或质量不高,会影响到仔兔的健康。常见病及防治:
①冻伤或中暑:獭兔怕热,比较耐寒,但当气温降到5℃以下时,加上兔舍湿度大,母兔母性不好,仔免得不到充足营养和护理,就会出现冻伤。轻者局部红肿,重者出现水泡,局部组织坏死,甚至全身冻伤。冬季应注意兔舍保温预防,冻伤处可涂油脂或抗生素治疗。夏天天气炎热,气温高于30℃,空气湿度大,补充水分不及时,就会中暑,食欲下降,抗病力减弱,兔体消瘦,易引发球虫病,导致仔兔死亡。要及时开窗通风降温,及时给兔补饮1~2%食盐水,内服十滴水2~3滴,饲喂青绿饲料降暑。
②仔兔黄尿病:哺乳仔兔因吃了患有乳房炎母兔的乳汁引起,全窝性发生。患兔昏睡,全身发软,膀胱臌胀充满黄尿,死亡率很高。发现后及时隔离母兔治疗。仔兔寄养或人工喂养,对患病仔兔可口服磺胺噻唑治疗。
③常见性肠炎:由大肠杆菌或毛发状芽胞杆菌等病菌引起,具有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特点,是严重危害仔兔生长发育的肠道疾病。主要表现为腹泻、脱水、减食和被毛杂乱。对此病应以预防为主,保持兔舍卫生,定期消毒,增加日粮中纤维素含量。对患兔可肌注链霉素,每千克体重20~30毫克,每日2次,连续3~5天。或者口服痢特灵,每千克体重15毫克,每日2次,连续3天。
④轮状病毒病:由病毒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常见于2~6周龄仔兔。该病在兔群中突然暴发,传播迅速,一旦发生,死亡率高,且不易根除,随后将连年发生。临床表现为腹泻、昏睡、减食或绝食,粪便呈半流质或水样状。以预防为主,严禁从疫区引种,发病后立即隔离,全面消毒,死兔及感染物等一律深埋或烧毁。
①冻伤或中暑:獭兔怕热,比较耐寒,但当气温降到5℃以下时,加上兔舍湿度大,母兔母性不好,仔免得不到充足营养和护理,就会出现冻伤。轻者局部红肿,重者出现水泡,局部组织坏死,甚至全身冻伤。冬季应注意兔舍保温预防,冻伤处可涂油脂或抗生素治疗。夏天天气炎热,气温高于30℃,空气湿度大,补充水分不及时,就会中暑,食欲下降,抗病力减弱,兔体消瘦,易引发球虫病,导致仔兔死亡。要及时开窗通风降温,及时给兔补饮1~2%食盐水,内服十滴水2~3滴,饲喂青绿饲料降暑。
②仔兔黄尿病:哺乳仔兔因吃了患有乳房炎母兔的乳汁引起,全窝性发生。患兔昏睡,全身发软,膀胱臌胀充满黄尿,死亡率很高。发现后及时隔离母兔治疗。仔兔寄养或人工喂养,对患病仔兔可口服磺胺噻唑治疗。
③常见性肠炎:由大肠杆菌或毛发状芽胞杆菌等病菌引起,具有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特点,是严重危害仔兔生长发育的肠道疾病。主要表现为腹泻、脱水、减食和被毛杂乱。对此病应以预防为主,保持兔舍卫生,定期消毒,增加日粮中纤维素含量。对患兔可肌注链霉素,每千克体重20~30毫克,每日2次,连续3~5天。或者口服痢特灵,每千克体重15毫克,每日2次,连续3天。
④轮状病毒病:由病毒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常见于2~6周龄仔兔。该病在兔群中突然暴发,传播迅速,一旦发生,死亡率高,且不易根除,随后将连年发生。临床表现为腹泻、昏睡、减食或绝食,粪便呈半流质或水样状。以预防为主,严禁从疫区引种,发病后立即隔离,全面消毒,死兔及感染物等一律深埋或烧毁。
上一篇:专家讲解长毛兔饲料巧调制 下一篇:兔舍常用设备与应用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