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方法 8月20日
母猪是养猪生产的基础,在工厂化养猪条件下,提高母猪生产能力是提高养猪生产效益的前提。母猪的生产能力主要包括年产窝与窝均断奶仔猪头数两部分,其中决定年产仔窝数的是母猪繁殖周期的长短,决定断奶窝仔数的是窝产活仔数和断奶前死亡率,要提高母猪的生产能力就要从决定母猪生产能力的因素入手,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整个生产母猪群的生产力。
1、选择优良猪种的杂种母猪
工厂化养猪生产中,商品猪的母体大都采用长大或大长母猪,这是因为杂种母猪在繁殖性能上具有杂种优势,同时 适合市场对瘦肉型的猪的需求,所以这种组合在我国工厂化养猪中 普遍采用。在选择长大后备母猪时,体型上应平直或微倾 ,腹部比较大 松弛,腹部过度收缩的母猪繁殖力都较差。奶头排列整齐均匀,一般在7对以上,奶头饱满 不能有瞎头、副乳头等。外阴部大小适中、下垂,外阴部上 的母猪繁殖性能一般较差,经常有返情或不受孕的现象。保持正常何况的母体(不肥不瘦)繁殖性能较好。瘦肉率过高的母猪,其繁殖性能方面都较差。在三元杂交体系中,对母本不要求瘦肉率。
2、淘汰繁殖性能差的母猪,提高群体繁殖水平
正常生产状态下,有个别母猪时间长不发情或频繁返情,对用药物催情和改善饲养管理无效、或返3次以上的母猪应该及时淘汰。在我场,母猪一般3~6 胎仔数最高,到9~10胎降低,且带仔性能显偏差。这种母猪应以淘汰。对哺乳性能差或产后无奶的母猪应作纪录,若以后出现同类情况时则应淘汰。
3、适时配种
长大或大长后备母猪配种一般以体重达到110~115千克为家宜。高于或低于这一体重对产仔数有影响,偏 较远,影响越大。后备母猪从有明显发情表现到排卵的间隔一般为36~40小时,经产母猪为38~44小时,排卵时间平均为2~7小时,因此开始发情后8~12小时配第一次,间隔12小时进行复配通常都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发情不明显的母猪有必要进行二次复配。母猪奶后一般在3~10天内发情,妊娠后的母猪都要进行控制饲喂量,保持中等何况能够提高其窝产仔数。
上一篇:母猪死胎原因多,解决便秘是关键 下一篇:鳄鱼苗怎么养喂什么?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