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家畜养殖

场内自繁自养——阻碍中国猪业发展的根本问题

来源:习南之家 |更新时间:2019-05-18|点击次数:
场内自繁自养——阻碍中国猪业发展的根本问题   今天选择这个题目,是因为我们养猪的差异实在是太大了,中国内部的差异也非常大,温氏的生产水平已经很高,但我们行业的平均水平非常低。今年1-6月还有一家公司是亏损的,我也看最低水平的位置。一头猪成本差异就有八九百块钱,这证明了养猪水平的参差不齐。有人认为是人才、饲料等问题,我从2001年养猪,至今经历了十多年,这十多年有很多体会和认识,所以在此跟大家作分享和交流。

  一、中国养猪低效的原因分析

  中国与国外的养猪效益80%的差异,生产指标的差异更大。

  全国多养母猪——2500万头,浪费饲料2500万吨,对环境污染非常大。

  邓小平解决问题

  1、中国缺粮问题

  (1)一般分析:缺肥、种差、缺技术、地少、人多

  (2)小平分析:缺责任心

  (3)小平解决之道:包产到户

  2、教育、科技、人才问题

  (1)一般分析:人心、文化大革命冲击、教师、书本…

  (2)小平分析:导向问题

  (3)小平解决之道:恢复高考

  受他的影响,我认为找准问题根源 解决简单有效!当下养猪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1、猪病多

  死亡率增加、饲料转化率下降、流产和死胎、配种率下降、治疗费增加、头均管理费增加、头均折旧增加、头均人工费增加。我认为病不是真正的根源,而是品种问题。

  2、品种差

  3、猪舍差

  我们跟国外的差异还是很大

  4、饲料问题

  饲料问题也不是真正的问题

  5、管理激励问题

  6、技术问题

  以上问题都是表面问题,都不是真正的根本性问题,如果是根本性问题,抓前面的工作就非常见效。

  二、值得思考的问题

  养猪业与蛋鸡、肉鸡业比较,我通过多年的分析得到一个结论——最大的问题是场内自繁自养!!!

  1、根本性问题无法解决,疾病问题肯定无法解决

  因为自繁自养疾病从母猪传到仔猪、商品猪就成为一个疾病博物馆,所有病只能进去出不来,病肯定会多,这个问题不解决,不管兽医多少也不行。

  2、所有的自繁自养无法激励员工责任心

  3、场内自繁自养,提升技术难

  没有专业分工,很难精专,技术问题肯定多。

  早期隔离断奶并全进全出对生产指标的影响

  每头猪成本差异:30×3.0+10×6=150元,证明我们的推论是正确的。

  因为蛋鸡是传代所以都有指标反馈,包括温氏是因为把病的问题解决了,价值就能准确反映出来,老板就愿意在育种上投入。

  二、如何构建高效养猪生产体系?

  高效养猪生产体系的三原则

  1、猪苗繁育场与育肥场分离(两点式)

  2、母猪场21天断奶离场(早期隔离断奶)

  3、育肥场批次间全场空场(全进全出)

  高效生产体系模式

  1.理想生产单元构成

  2.高效生产体系模式

  3.高效生产模式理想结构

  高效生产模式实施难点

  全进全出、早期隔离断奶、两点式不是新概念,并且都认同,但推行却很难。 为什么?

  公司内实现1+24:投资效率、管理效率都低;

  母猪场想社会化销售断奶仔猪,但断奶仔猪市场不成熟,有季节性销售风险;

  育肥猪场要实现全进全出,必须有场能大批量供应日龄相近、健康度一致的猪苗;

  没有转变观念——怕别人赚自己的钱。

  5、高效体系关键

  超大规模化:10000头母猪+24个万头育肥场

  代养模式:"龙头企业+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统一供猪苗、饲料,提供标准化技术、管理、防病方案,定价收购肥猪。

  订单模式:龙头企业将猪苗、饲料销售给养殖场,并负责优惠价回收,全年订。

  三、铁骑力士在高效体系实践

  PSY:24头

  MSY:23头

  料比:2.55

  成活率:97.08%

  头均代养费:231元

  平均增重成本12.4元/公斤

标签: 家畜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