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家畜养殖

母猪的七个阶段饲养管理工作

来源:习南之家 |更新时间:2019-05-15|点击次数: 198
母猪的七个阶段饲养管理工作 母猪的7个阶段:
  1.后备期母猪被选作后备猪之后就进入后备期,在后备期要进行隔离驯化,更换后备母猪料促进母猪性成熟。

  2.空怀期头胎或者经产母猪断奶之后到下一次发情配种之前的阶段。空怀期母猪采食情况直接影响发情的早晚。

  3.妊娠早期从配种到妊娠30-35天,这个时期基本上受精卵的着床已经完成。

  4.妊娠中期从妊娠35天到妊娠90天,这个时期是母猪比较稳定的怀孕期,是调节母猪体型的重要阶段。

  5.妊娠后期从妊娠90天到妊娠109天,这个时期是胎儿快速生长的时期,也是大多数猪场攻胎的阶段。

  6.围产期一般是指分娩前后各一个周的时间,是母猪泌乳的关键时期,也是母猪采食量最低的阶段。

  7.哺乳期从母猪恢复采食开始,到仔猪断奶的整个阶段,是母猪体重流失最严重的阶段。

  母猪的7个阶段的饲养有什么要求呢?


  第1阶段后备期

  目的:发育生殖系统,提高免疫水平

  猪场选出的后备母猪或者引种的后备母猪都要饲喂后备母猪料,除了促进母猪体重增加,还要促使后备母猪生殖系统的发育。并且引进的后备母猪要有至少2个月的隔离检疫期,在这个阶段,一是要对后备母猪进行检疫看有无感染病原,二是通过免疫或者接触健康经产母猪的方式感染猪场的抗原,获得免疫。保证后备母猪体重在140kg以上,32周龄以上,出现3个以上发情周期之后才能进行第一次配种。

  第2阶段空怀期

  目的:促进母猪尽早发情(5-7天以内),提高母猪排卵率。

  ①.促进母猪哺乳期体重下降的恢复;②.减少母猪断奶应激;③.保持合适的温度;④.保证充足的光照(12h以上,300-350勒克斯);⑤.增量饲喂2.6-3.6kg的全价饲料,使母猪雌激素分泌增加;⑥.断奶当天不要停料停水。

母猪的7个阶段:
  1.后备期母猪被选作后备猪之后就进入后备期,在后备期要进行隔离驯化,更换后备母猪料促进母猪性成熟。

  2.空怀期头胎或者经产母猪断奶之后到下一次发情配种之前的阶段。空怀期母猪采食情况直接影响发情的早晚。

  3.妊娠早期从配种到妊娠30-35天,这个时期基本上受精卵的着床已经完成。

  4.妊娠中期从妊娠35天到妊娠90天,这个时期是母猪比较稳定的怀孕期,是调节母猪体型的重要阶段。

  5.妊娠后期从妊娠90天到妊娠109天,这个时期是胎儿快速生长的时期,也是大多数猪场攻胎的阶段。

  6.围产期一般是指分娩前后各一个周的时间,是母猪泌乳的关键时期,也是母猪采食量最低的阶段。

  7.哺乳期从母猪恢复采食开始,到仔猪断奶的整个阶段,是母猪体重流失最严重的阶段。

  母猪的7个阶段的饲养有什么要求呢?


  第1阶段后备期

  目的:发育生殖系统,提高免疫水平

  猪场选出的后备母猪或者引种的后备母猪都要饲喂后备母猪料,除了促进母猪体重增加,还要促使后备母猪生殖系统的发育。并且引进的后备母猪要有至少2个月的隔离检疫期,在这个阶段,一是要对后备母猪进行检疫看有无感染病原,二是通过免疫或者接触健康经产母猪的方式感染猪场的抗原,获得免疫。保证后备母猪体重在140kg以上,32周龄以上,出现3个以上发情周期之后才能进行第一次配种。

  第2阶段空怀期

  目的:促进母猪尽早发情(5-7天以内),提高母猪排卵率。

  ①.促进母猪哺乳期体重下降的恢复;②.减少母猪断奶应激;③.保持合适的温度;④.保证充足的光照(12h以上,300-350勒克斯);⑤.增量饲喂2.6-3.6kg的全价饲料,使母猪雌激素分泌增加;⑥.断奶当天不要停料停水。

  第3阶段妊娠早期

  目的:提高受精卵成活率,促进受精卵着床。

  影响受精卵着床的因素包括饲料水平、温度、应激等。饲料饲喂量在1.9-2.3kg之间,过多饲喂,会使受精卵着床率降低;母猪舍温度要保持在25℃左右,过高的温度会影响胚胎的存活率;受精卵着床期是较脆弱的时期,应当减少母猪应激,防止着床失败,形成空怀。

  第4阶段妊娠中期

  目的:调节母猪体型,保持母猪健康。

  这一阶段因为受精卵已经着床,母猪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时期,而且胚胎发育的速度不是很快,所以可以适当的限定母猪的饲喂量来保持体型。这一时期母猪的最适体型分数为3分左右,因此母猪的饲喂量应根据其体型来适当调整。而且妊娠中期可以让母猪适当的运动,以保持蹄部健康,减少便秘等问题。饲料中添加康足威(母猪专用的多功能营养调节剂),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以促进母猪肢蹄的健康,并且能够增强母猪免疫力,提高该阶段母猪疫苗免疫的效果。

  第5阶段妊娠后期

  目的:促进胎儿快速发育,增加初生重

  母猪体内胎儿体重增长的2/3是在妊娠后期完成,这个时期需要对母猪进行“攻胎”,采用高脂肪和高营养的饲料,每天的饲喂量在2.5-3.5kg之间。同时这个阶段也要进行适当的体型调整,体型分数不能超过4分。


  第6阶段围产期

  目标:促进分娩,减少产后疾病。

  在妊娠后期就要控制母猪体型不能过胖,以免导致难产。围产期,产前5天母猪饲料的饲喂量逐渐减少,每天减少0.5kg,分娩当天饲喂1kg左右,而产后5天内,每天增加0.5-1kg饲喂量。

  围产期饲料中添加肾安磺(磺胺氯达嗪钠62.5%+甲氧苄啶12.5%;高效、安全、同步吸收的复方磺胺),有效预防母猪产后三联综合征(MMA),在分娩过程中采用静脉滴注补充钙离子的方式,增加母猪子宫收缩力,促进分娩,并添加科特壮、复合维生素B 等促进母猪采食的恢复。

  第7阶段哺乳期

  目标:恢复体型,促进泌乳,加快断奶后发情

  这个时期,母猪的泌乳量,完全靠采食量的增加,所以产后5-7天采食量的恢复非常关键,一般到产后7 天让母猪自由采食,要让母猪的采食量尽快恢复到7kg左右的水平。哺乳期要增加母猪的采食量,早晚进行饲喂,保证足够的采食。而采食量的恢复与断奶后发情时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断奶后7天内采食量恢复至6-8kg,母猪断奶后一般都会在3-5天内发情。可参考《母猪分娩后采食量与断奶后发情时间间隔之间的关系》一文。

标签: 家畜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