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这种猪易发的人畜共患病,25张实图帮你鉴别!
来源:习南之家 |更新时间:2019-05-11|点击次数:
夏季这种猪易发的人畜共患病,25张实图帮你鉴别!
为什么要提醒大家,夏天到了,猪得这种人畜共患病,您注意了吗? 因为该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之一,鼠类和猪是两个重要保菌带菌宿主,它们可通过尿液长期排菌成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猪发病后,临床表现形式多样,主要有发热、黄疸、血红蛋白尿、出血性素质、流产、皮肤和粘膜坏死、水肿等。
此病预防及控制在公共卫生上非常重要。大多数被感染的人,是从事水中活动者,或是农夫、牧场工作人员、动物园工作人员、兽医师及病畜之畜主等等。因此,夏天到了,聊聊此病,对养猪朋友来说非常重要。本文主要与大家分享以下几个内容:
一、这种猪病是什么?怎样流行?
1、该病病原
病原属于细螺旋体属的钩端细螺旋体。钩端细螺旋体对人、畜和野生动物都有致病性。
有很多血清群和血清型,目前全世界已发现的致病性钩端螺体有25个血清群,至少有190个不同的血清型。
引起猪钩端螺旋体病的血清群(型)有波摩那群、致热群、秋季热群、黄疸出血群,其中波摩那群最为常见。
该病流行特点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但仔猪发病较多,特别是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发病最严重,中、大猪一般病情较轻,母猪可见流产。
钩端螺旋体可随带菌猪和发病猪的尿、乳和唾液等排于体外污染环境。猪的排菌量大,排菌期长,而且与人接触的机会最多,对人也会造成很大的威胁。
本病通过直接或间接传播方式,主要途径为皮肤,其次是消化道、呼吸道以及生殖道黏膜。吸血昆虫叮咬、人工授精以及交配等均可传播本病。
本病常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热带地区全年都可能有病例发生,国内流行主要在夏、秋多雨季节(7~10月发病)。
3、该病发病机制
钩端螺旋体自皮肤,粘膜等途径侵入机体后,在血液中迅速生长繁殖。发病的第一周内可以在周围血液中找到病原体,然后被网状内皮系统清除。对机体首先产生小血管内皮损伤,使小血管出血及钩端螺旋体移行至组织内,产生组织相对缺氧。
临床上的表现通常反映病理的发展过程,例如黄疸表示患猪的肝脏受侵犯,无尿或少尿表示肾功能的受损,脑或脑膜症状显示脑中枢神经的损害,出血往往表示有毛细血管的病变以及凝血机制障碍等等。
二、看图诊病:9张临床症状实图,看到一定要警惕
该病临床症状表现主要有:
1、病猪体温升高,尿如茶色或血尿。一进猪栏就闻到腥味。眼结膜有的潮红浮肿、结膜以及皮肤前期潮红后期黄染。哺乳期仔猪急性病例,可见全身有出血斑点,头颈部水肿“粗脖子”或“大头瘟”病。哺乳仔猪病死率高。较大猪发病主要表现黄疸血尿。病猪轻度厌食,有时可见腹泻,逐渐消瘦。
2、怀孕母猪发病可造成流产、死胎、木乃伊胎或弱仔,流产多见于怀孕后期。
3、有的哺乳母猪无乳或发生乳腺炎。
以下分享9张临床症状实图,大家在养猪生产中看到这样的症状,一定要警惕:
该病病理变化:
1、剖检皮下组织、浆膜、粘膜有不同程度的黄染;心内膜、肠系膜、肠、膀胱粘膜出血;胸腔和心包积液;肝肿大,棕黄色;急性肾肿大、瘀血;慢性黄染和坏死灶。
2、哺乳仔猪头、颈、背及胃壁水肿,切面明胶样。肾脏散在着小的灰色坏死灶,坏死灶周围有出血环。结肠系膜透明胶样水肿。
以下分享16张临床解剖症状实图:
1、该病诊断
由于临床表现非常复杂,所以给诊断尤其早期诊断带来困难,容易漏诊误诊。临床确诊需要有阳性的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结果,而这些特异性检查往往又需时日。所以为了作好诊断,必须结合流行病学特点、早期的临床特征、化验检查的特点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与其它疾病鉴别。
化验检查的特点是白细胞轻度增高,中性多形核细胞比例增加并有左移现象,血沉增快。轻度蛋白尿,尿镜检有红、白细胞及管型,多数患猪伴有程度不同的氮血症。
2、鉴别诊断
猪的钩端螺旋体病应与猪附红细胞体病、新生仔猪溶血性贫血以及黄曲霉菌中毒等相区别。
3、防治
1、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开展群众性灭鼠、卫生、消毒等工作。发现可疑病猪和病猪,要及时隔离治疗或无害化处理,并要消毒和清理污染物,防止传染和散播。
2、猪群中发现病猪后,除对病猪用药治疗外,要全群投药预防,每吨饲料加四环素600~800 g,连用两周。如需要,间隔一周,再喂两周。
3、治疗该病,青霉素为首选,青、链霉素混合注射,青霉素6万单位/kg,链霉素20mg/kg,每天2次,连用5天。如需要,可同时配合注射维生素C,强心、补液等对症疗法。
猪发病后,临床表现形式多样,主要有发热、黄疸、血红蛋白尿、出血性素质、流产、皮肤和粘膜坏死、水肿等。
此病预防及控制在公共卫生上非常重要。大多数被感染的人,是从事水中活动者,或是农夫、牧场工作人员、动物园工作人员、兽医师及病畜之畜主等等。因此,夏天到了,聊聊此病,对养猪朋友来说非常重要。本文主要与大家分享以下几个内容:
一、这种猪病是什么?怎样流行?
1、该病病原
病原属于细螺旋体属的钩端细螺旋体。钩端细螺旋体对人、畜和野生动物都有致病性。
有很多血清群和血清型,目前全世界已发现的致病性钩端螺体有25个血清群,至少有190个不同的血清型。
引起猪钩端螺旋体病的血清群(型)有波摩那群、致热群、秋季热群、黄疸出血群,其中波摩那群最为常见。
该病流行特点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但仔猪发病较多,特别是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发病最严重,中、大猪一般病情较轻,母猪可见流产。
钩端螺旋体可随带菌猪和发病猪的尿、乳和唾液等排于体外污染环境。猪的排菌量大,排菌期长,而且与人接触的机会最多,对人也会造成很大的威胁。
本病通过直接或间接传播方式,主要途径为皮肤,其次是消化道、呼吸道以及生殖道黏膜。吸血昆虫叮咬、人工授精以及交配等均可传播本病。
本病常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热带地区全年都可能有病例发生,国内流行主要在夏、秋多雨季节(7~10月发病)。
3、该病发病机制
钩端螺旋体自皮肤,粘膜等途径侵入机体后,在血液中迅速生长繁殖。发病的第一周内可以在周围血液中找到病原体,然后被网状内皮系统清除。对机体首先产生小血管内皮损伤,使小血管出血及钩端螺旋体移行至组织内,产生组织相对缺氧。
临床上的表现通常反映病理的发展过程,例如黄疸表示患猪的肝脏受侵犯,无尿或少尿表示肾功能的受损,脑或脑膜症状显示脑中枢神经的损害,出血往往表示有毛细血管的病变以及凝血机制障碍等等。
二、看图诊病:9张临床症状实图,看到一定要警惕
该病临床症状表现主要有:
1、病猪体温升高,尿如茶色或血尿。一进猪栏就闻到腥味。眼结膜有的潮红浮肿、结膜以及皮肤前期潮红后期黄染。哺乳期仔猪急性病例,可见全身有出血斑点,头颈部水肿“粗脖子”或“大头瘟”病。哺乳仔猪病死率高。较大猪发病主要表现黄疸血尿。病猪轻度厌食,有时可见腹泻,逐渐消瘦。
2、怀孕母猪发病可造成流产、死胎、木乃伊胎或弱仔,流产多见于怀孕后期。
3、有的哺乳母猪无乳或发生乳腺炎。
以下分享9张临床症状实图,大家在养猪生产中看到这样的症状,一定要警惕:
该病病理变化:
1、剖检皮下组织、浆膜、粘膜有不同程度的黄染;心内膜、肠系膜、肠、膀胱粘膜出血;胸腔和心包积液;肝肿大,棕黄色;急性肾肿大、瘀血;慢性黄染和坏死灶。
2、哺乳仔猪头、颈、背及胃壁水肿,切面明胶样。肾脏散在着小的灰色坏死灶,坏死灶周围有出血环。结肠系膜透明胶样水肿。
以下分享16张临床解剖症状实图:
1、该病诊断
由于临床表现非常复杂,所以给诊断尤其早期诊断带来困难,容易漏诊误诊。临床确诊需要有阳性的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结果,而这些特异性检查往往又需时日。所以为了作好诊断,必须结合流行病学特点、早期的临床特征、化验检查的特点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与其它疾病鉴别。
化验检查的特点是白细胞轻度增高,中性多形核细胞比例增加并有左移现象,血沉增快。轻度蛋白尿,尿镜检有红、白细胞及管型,多数患猪伴有程度不同的氮血症。
2、鉴别诊断
猪的钩端螺旋体病应与猪附红细胞体病、新生仔猪溶血性贫血以及黄曲霉菌中毒等相区别。
3、防治
1、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开展群众性灭鼠、卫生、消毒等工作。发现可疑病猪和病猪,要及时隔离治疗或无害化处理,并要消毒和清理污染物,防止传染和散播。
2、猪群中发现病猪后,除对病猪用药治疗外,要全群投药预防,每吨饲料加四环素600~800 g,连用两周。如需要,间隔一周,再喂两周。
3、治疗该病,青霉素为首选,青、链霉素混合注射,青霉素6万单位/kg,链霉素20mg/kg,每天2次,连用5天。如需要,可同时配合注射维生素C,强心、补液等对症疗法。
上一篇: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几种新疗法 下一篇:养猪系统控制技术分析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