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生产中使用动物微生态制剂的主要功效
推广规模化集约化养猪以来,饲料中长期添加抗生素、化学合成药物和激素类药物等用于预防保健与促生长,尤其是抗生素的使用,越用越多,越用越滥,不仅造成严重的药物残留与生态环境污染,而且造成病原体耐药性增强,导致“超级细菌”出现,危害动物性食品与人类健康安全,应引起大家的高度关注。
健康养殖成为目前我国养殖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与国家提倡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是一致的。下面就养猪生产中使用动物微生态制剂的主要功效,供同仁参考。
一、动物微生态制剂的主要功能
1、提高猪只生产性能
微生态制剂中的有益菌可产生多种消化酶、维生素、有机酸和促生长因子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这对提高猪只的生产性能非常重要。饲喂微生态制剂的猪群平均提高增重 12%~20%,提高饲料转化率10%,提高仔猪成活率5%~10%,死亡率大幅降低。可促进母猪发情,延长发情期,提高受孕率与产仔成活率等。
2、提高猪只免疫力与抗病力
微生态制剂中的各种益生菌通过占位、黏附、竞争性排斥及营养物质争夺,生长过程中产生有机酸、细菌素、抗菌肽、溶菌酸及过氧化氢等物质,可抑制与排除有害细菌,维持肠道内微生态平衡,减少消化道与呼吸道各种疾病的发生。据有关研究报告,使用微生态制剂的猪群肠道疾病发病率减少25%,呼吸道疾病发病率降低50%。益生菌的细胞壁上存在肽聚糖等,可刺激肠道免疫细胞增加局部免疫抗体的数量,有利于增强动物机体的抗病力。乳酸菌分泌的免疫球蛋白IgA与双歧杆菌产生的胞壁酰二肽(MDP)均能活化巨噬细胞,诱导机体产生细胞因子,增强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活性,提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
3、提高畜产品品质,生产绿色食品
微生态制剂无毒副作用,无药物残留,无耐药性,使用安全,可改善猪肉品质,减少脂肪沉积,是生产绿色食品的理想添加剂。孙建广等(2010)研发报告:使用乳酸菌生产的微生态制剂混料喂肥育猪,可显著提高亚油酸(C18∶2)、二十碳二烯酸(C20∶2)、花生油酸C20∶4)和总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P<0.05)。证明其能不同程度地改善肥育猪胴体品质和肉质。
4、改善养猪场生态环境
微生态制剂在肠道内定植,一方面抑制病原菌(特别是腐败菌)的繁殖,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另一方面益生菌与胃肠道内原有的正常菌群协同作用,提高饲料转化效率,减少蛋白质氨与胺的转化,减少氨气、吲哚、硫化氢、粪臭素等有害物质的产生与排放,消除恶臭气味,减少环境污染。一般可使猪舍内氨气含量降低10%~25%,硫化氢含量降低4%~6%。益生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有机酸、抗生物质等对蚊蝇等害虫的生长繁殖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可减少蚊蝇孳生。使用微生态制剂的养猪场,一般蚊蝇数量可减少90%左右。同时益生菌对猪场高浓度有机粪尿、废水还有明显的净化效果。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三仪生物工程研究所研发的乳酸菌制剂、芽孢杆菌制剂、真菌制剂与酵母菌制剂等微生态制剂,是选用优良菌种,经液体深层发酵、离心、浓缩、低温冷冻干燥和微胶囊化包被、复配和包装等生产工艺制成,产品具有质量优(复合型)、稳定性好、储藏期长、抗干燥和耐热性与抗外界因子能力强,繁殖、产酶、产酸、产细菌素与抗菌肽的能力强,活菌数含量高,不受胃酸与胆汁干扰等特点,是抗生素的较好替代品。
小结:在养猪生产中要大力提倡在饲料中不要添加抗生素与激素类药物,可使用微生态制剂、中草药制剂、新型抗菌药物及细胞因子制剂等,既安全、效果好、使用方便,又无药物残留、不产生耐药性,能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这是养殖业今后的用药方向。
上一篇:猪异食癖形成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下一篇:公猪第一次采精的年龄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