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家畜养殖

冬季中小型猪场如何改善猪舍环境

来源:习南之家 |更新时间:2019-05-07|点击次数:
冬季中小型猪场如何改善猪舍环境

进入冬季后,猪的患病率提高,抵抗力下降,其中环境的变化是发生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大型规模化养殖场已经实现了猪舍内的自动温控系统、自动通风采光系统、饮食自动加温系统等,但是一些中小型猪舍由于资金短缺等原因没有办法引进先进的机械自动控制系统,那么,针对这些没有自动化温控系统的猪舍,如何来改善猪舍环境呢?

1、湿度的控制

猪舍内的湿度过高,会导致猪体散发的热量增加,使猪自身发冷,并引发湿疹等疾病。为防猪舍潮湿,勤换圈舍的干土和垫草,训练猪定点排粪和尿,保证猪卧的地方清洁和干燥。母猪产床,母猪生产中可采用室内放生石灰块等办法降低舍内湿度;

2、预防应激

冬季温度降低,猪对寒冷十分敏感,容易导致应激,影响猪的生长发育,采食量的增加。因此,猪舍周围环境要保持安静,固定的饲养人员,固定的着装,陌生人禁止进入猪舍,防止猪舍老鼠、狗、毛进入猪舍,严禁在猪舍周围燃放烟花爆竹,平时的饲料加工、装卸应远离猪舍,这样不仅预防了噪音应激,而且可以有效防止猪群疾病的相互感染;

3、饲养密度

冬季提高舍内的温度就要适量的增加饲养密度。冬季可以比平时增加猪数的1/3~1/2。因为猪多,释热的热量就多,舍温就会相应的提高;

4、饲喂量

冬季防止饲料冻结的方法是喂生干料,让猪自由采食,一保证每头猪都能吃饱;

5、通风换气

不管猪舍的规模大小,都保持舍内空气新鲜、通风干燥。尤其是饲养密度较大的猪舍,因为通风不到位,会导致舍内的湿气过重,有害气体过剩,不经影响猪的正常生长发育而且会引发多种疾病。因此,每天11--13点之间通风半小时左右,也可在猪舍内装排风扇等通风换气设备。但是要注意贼风进入或者把舍内温度降的太低,会引起猪关节炎、感冒、肺炎等疾病;

6、充足的光照

充足而又合理的光照有利于骨骼的发育,而且可以预防哺乳母猪的奶瘫;

7、合理的饮水缺水的后果比缺料更严重,因为缺水会导致猪的新陈代谢紊乱。冬季饮水量为猪体重的10%左右。冬季要供给猪充足清洁的温水,注意稀饲料是无法代替饮水的。过度的饲喂

饲料会冲引起消化不良,减少采食量,影响正常生长发育;

8、适宜温度

冬季猪舍的温度应该保持在8-20℃,在夜间或风雪天可以挂草帘遮盖,也可用塑料薄膜盖严猪舍;还可在猪舍的北墙外面堆砌玉米秸、垛草垛挡风;也可在舍棚顶上加稻壳或者锯末等增加一层防寒层;地面挖半米以上的深坑,铺垫软草可以保暖。

冬季猪舍环境控制的基本原则是:保温、除湿、通风;他们有时产生矛盾如保温和通风,有时又互为因果关系如通风和除湿,所以在生产操作上要根据猪场的自身条件灵活运用,合理安排,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标签: 家畜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