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防止仔猪的“三痢” 8月31日
秋末冬初气温常不稳定,忽冷忽热或天气骤变,在这种情况下,仔猪最易患仔猪红痢、仔猪黄痢、仔猪白痢;这三种病都是由肠道菌引起的。仔猪出生后不久,其肠道中就有大量的菌存在,在正常情况下,此菌不引起发病,只有在仔猪受寒着凉,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极易引起这三种病。
一、仔猪红痢
患病仔猪不吃奶,排出灰黄色或灰绿色稀粪,后变为红色糊状,粪便恶臭,混有坏死组织碎片和多量小气泡,体温升高至41℃以上,多数发病仔猪在很短时间死亡。防治方法:一是在发病的猪群中,对怀孕母猪于产前一个月和产后半个月各肌肉注射C型魏梭菌菌苗10毫升,能使母猪产生坚强的兔疫力,对仔猪保护力可达100%。产圈要打扫干净,严格消毒,仔猪未吃奶前用0.1%高锰酸钾溶液擦洗母猪乳头,以减少感染发病。二是对刚出生的仔猪采取药物预防性治疗,口服土霉素、四环素、链霉素或呋喃唑酮等均可。
二、仔猪白痢
病初仔猪体温、精神、食欲均接近正常,但拉白便、灰白色的稀粪,而且恶臭,尔后腹泻、食欲消失,脱水,眼凹陷,最后虚脱而死亡。防治方法一是注意栏圈、用具、食料及母猪奶头的卫生,给仔猪提早补料,以锻炼其肠道消化机能。二可用氯霉素,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可让其内服活性炭(木炭也可),效果更好,一般用药3~5天即全愈。
三、仔猪黄痢
仔猪发病后,排出黄色或黄白色稀粪,腹泻,吃奶减少或停止,迅速消瘦,眼球下陷,最后昏迷死亡。防治方法一是产圈要保持干燥向阳,清洁卫生。仔猪产后24小时内最好全窝口服抗菌素类药物进行预防。二是每头注射氯霉素1毫升,一次肌肉注射,每日二次,连用4日;三是每头每次肌注黄连素液3毫升,每日3次,连用5天,疗效显著。四是用白头翁6克,龙胆草3克,黄连2克共为细末,米汤调成糊状舔剂,涂布在母猪乳房部,小猪吃奶食之。平均每头仔猪每次1~3克,每日2次,连用2~3天。
上一篇:断奶母猪发情控制与养猪场效益的关系分析 下一篇:暴雨洪涝当前你的猪场准备好了吗?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