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舍管理——哺乳仔猪护理9个关键细节!
来源:习南之家 |更新时间:2019-05-04|点击次数:
分娩舍管理——哺乳仔猪护理9个关键细节!
哺乳仔猪存在以下生理特点:(1)生长发育很快;(2)调节体温能力差;(3)消化器官不发达;(4)仔猪免疫力低。为此,我们根据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总结猪场在哺乳仔猪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产房仔猪护理的九个小细节”,为提高产房仔猪成活率保驾护航。
细节一:内外保温仔猪出生后抗寒能力极差,尤其在秋冬季对仔猪影响特别大,容易导致在出生后第2d很多仔猪开始拉稀。“内外保温”中的“内”指的的要及时让仔猪吃好吃饱初乳,补充能量,恢复体温。“外”指的是通过控制环境温度,提高仔猪的温度,同时兼顾母猪对产房温度的需要,“母猪怕热、小猪怕冷”,要求:产房适温(保持在18~22℃),进行局部保温,仔猪保温箱内温度保持33~35℃,活动区温度30℃左右。在活动区增挂2~3盏保温灯,悬挂高度40~45cm,尽量带罩及防护网,如:最好在母猪的背后、腹侧、后躯各设置一盏保温灯。仔猪出生3d内,每天人为让仔猪习惯进出保温箱,母猪放完奶或母猪喂料时及时把仔猪抓回保温箱,把保温箱的门关好,等母猪卧好后再慢慢把保温箱门打开,让仔猪形成条件反射,吃完奶或母猪吃料时,自己回到保温箱内,同时根据仔猪日龄体重逐步调节温度。具体温度需求需求如下图、表:细节二:吃好初乳初乳从三个方面对仔猪提供帮助——提供能量、提供免疫力;提供促生长因子。很多情况下,初乳摄取不足,是新生仔猪死亡以及腹泻的主要原因,弱仔更是如此。需要注意的是:初乳会过期,分娩后初乳中的乳蛋白和γ-球蛋白的浓度分别为19.6%和8.6%,在分娩6h后分别为10.5%和3.9%,而24h后则分别仅为4.1%和0.9%,呈现出快速下降趋势;仔猪对初乳的吸收能力也是逐步下降的,所以必须尽早的让仔猪吃到初乳。出生后尽量使小猪早吃、多吃、吃质量好的初乳,6h内吃够300g初乳,让仔猪获得足够的保护,降低仔猪腹泻率。细节三:正确段脐延缓断脐:仔猪生出后,不应立即断脐带,应先清除鼻腔内黏液,擦干羊水,1~2min后,待仔猪呼吸平稳顺畅再进行断脐,能有效缓解仔猪出生瞬间自主呼吸氧气供应不足。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仔猪的活力与体质,更有利于仔猪后期的生长发育。无需捋回脐带血:因为脐带分布有脐静脉和脐动脉,捋回脐带血可导致:1.脐动脉中的代谢废物排出受阻;2.高血压;3.造成血栓堵塞血管。细节四:剪牙断尾剪牙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缺奶、争抢乳头时,仔猪咬乳头,导致母猪疼痛,乳头受伤感染,不剪牙会形成缺奶—咬奶—更缺奶的恶性循环,剪牙的时间应在吃初乳后进行。为了减少初生应激,保证吃好初乳,剪牙原则上应在吃初乳后或第二、三日龄与断尾、补血同时进行。弱猪不剪牙,有利于乳头竞争和减少应激,要确保剪平,不能剪伤牙龈。断尾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断奶、生长、育肥阶段的咬尾,猪场实行断尾操作,要避免尾巴流血、感染的现象,断尾后要及时消毒、止血。细节五:栏舍干燥湿度通过影响仔猪体表水分散失平衡来影响仔猪,高湿环境更有利于细菌和寄生虫的生长繁殖、使仔猪机体抵抗力下降,从而更易引发各种疾病,尤其是仔猪腹泻;低湿环境使仔猪机体裸露黏膜水分散发过快,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哺乳仔猪最适宜的湿度是55%~75%。因此,保持栏舍干燥,控制好室内湿度是非常重要的。据研究,在高于地面50cm的空间,空气微生物浓度随高度增加急剧减少,50cm高度是个拐点,所以抬高产床(高于50cm)既能避免产床湿度过高,又能降低细菌浓度。同时产房需节制用水(产床下脏时多用刮板清理;发现有积水,会马上用拖布擦干);改良水嘴(母猪饮水器侧向,舌头向下,溅水距离明显缩短);撒生石灰;地暖保温;给出生前几天的小猪铺干燥的布或地毯等物,这样使小猪避免在潮湿的铺板上躺卧。同时关注产房空气质量,猪舍空气中有害气体最大允许值:二氧化碳1500ppm,硫化氢10ppm,氨15ppm。减少舍内有害气体浓度,可以通过开地窗,地窗的高度要低于30cm,加大通风(对流风扇)等来解决。细节六:产床防压临床生产中,非重大疫情时期初生仔猪的死亡,压死通常是最主要原因,占比将近50%。因此,防止仔猪压死的工作非常重要。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着手解决:(1)选择母性好的母猪留种,并做好母猪小围产期保健,促进母猪产后康复;(2)进行仔猪调教,让仔猪吃完奶后睡在保温箱中,不仅能防压还能有效防止仔猪受寒;(3)加强产房温度的控制,当产房温度高于23℃时,仔猪压死的比例将大幅提高;(4)使用设计更为合理的防压产床;(5)提高员工对防止仔猪压死的意识,做到产房24h不离人。细节七:合理趋势仔猪最适宜的去势年龄段是3~10日龄,在此期间内去势时间越早越好,因为仔猪越小,新陈代谢越快,切开的口子越小,应激越小,仔猪恢复速度就越快。为避免阉割导致的伤口感染,要做好消毒及防感染的工作,还要采用好的抗生素进行预防保健,如:肌注长效盐酸头孢噻呋(速倍治)0.5ml/头。细节八:疏通乳道质优量多的乳汁是防控仔猪腹泻最好的“药物”,而保持乳道畅通是促使乳汁持续不断分泌的必要条件,母猪乳腺分泌大量奶水而没有仔猪吮吸,乳腺将回奶而萎缩。泌乳是需要母猪和仔猪共同完成的生理活动。母猪临产前,用0.1%高锰酸钾温水对母猪乳房进行清洗,并挤掉最初几点乳汁,疏通乳道。一方面为了清洗消毒,另一方面是为了防止新生仔猪吸吮力太弱,不足以吸通乳道。如果仔猪吮乳力不够的话用几头大仔猪来吃奶,放在最后几个乳头,这几个仔猪会因为后边乳头奶水相对较少,而往前面挤,就可以把全部乳头都吸吮一遍而疏通全部乳头。
细节一:内外保温仔猪出生后抗寒能力极差,尤其在秋冬季对仔猪影响特别大,容易导致在出生后第2d很多仔猪开始拉稀。“内外保温”中的“内”指的的要及时让仔猪吃好吃饱初乳,补充能量,恢复体温。“外”指的是通过控制环境温度,提高仔猪的温度,同时兼顾母猪对产房温度的需要,“母猪怕热、小猪怕冷”,要求:产房适温(保持在18~22℃),进行局部保温,仔猪保温箱内温度保持33~35℃,活动区温度30℃左右。在活动区增挂2~3盏保温灯,悬挂高度40~45cm,尽量带罩及防护网,如:最好在母猪的背后、腹侧、后躯各设置一盏保温灯。仔猪出生3d内,每天人为让仔猪习惯进出保温箱,母猪放完奶或母猪喂料时及时把仔猪抓回保温箱,把保温箱的门关好,等母猪卧好后再慢慢把保温箱门打开,让仔猪形成条件反射,吃完奶或母猪吃料时,自己回到保温箱内,同时根据仔猪日龄体重逐步调节温度。具体温度需求需求如下图、表:细节二:吃好初乳初乳从三个方面对仔猪提供帮助——提供能量、提供免疫力;提供促生长因子。很多情况下,初乳摄取不足,是新生仔猪死亡以及腹泻的主要原因,弱仔更是如此。需要注意的是:初乳会过期,分娩后初乳中的乳蛋白和γ-球蛋白的浓度分别为19.6%和8.6%,在分娩6h后分别为10.5%和3.9%,而24h后则分别仅为4.1%和0.9%,呈现出快速下降趋势;仔猪对初乳的吸收能力也是逐步下降的,所以必须尽早的让仔猪吃到初乳。出生后尽量使小猪早吃、多吃、吃质量好的初乳,6h内吃够300g初乳,让仔猪获得足够的保护,降低仔猪腹泻率。细节三:正确段脐延缓断脐:仔猪生出后,不应立即断脐带,应先清除鼻腔内黏液,擦干羊水,1~2min后,待仔猪呼吸平稳顺畅再进行断脐,能有效缓解仔猪出生瞬间自主呼吸氧气供应不足。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仔猪的活力与体质,更有利于仔猪后期的生长发育。无需捋回脐带血:因为脐带分布有脐静脉和脐动脉,捋回脐带血可导致:1.脐动脉中的代谢废物排出受阻;2.高血压;3.造成血栓堵塞血管。细节四:剪牙断尾剪牙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缺奶、争抢乳头时,仔猪咬乳头,导致母猪疼痛,乳头受伤感染,不剪牙会形成缺奶—咬奶—更缺奶的恶性循环,剪牙的时间应在吃初乳后进行。为了减少初生应激,保证吃好初乳,剪牙原则上应在吃初乳后或第二、三日龄与断尾、补血同时进行。弱猪不剪牙,有利于乳头竞争和减少应激,要确保剪平,不能剪伤牙龈。断尾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断奶、生长、育肥阶段的咬尾,猪场实行断尾操作,要避免尾巴流血、感染的现象,断尾后要及时消毒、止血。细节五:栏舍干燥湿度通过影响仔猪体表水分散失平衡来影响仔猪,高湿环境更有利于细菌和寄生虫的生长繁殖、使仔猪机体抵抗力下降,从而更易引发各种疾病,尤其是仔猪腹泻;低湿环境使仔猪机体裸露黏膜水分散发过快,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哺乳仔猪最适宜的湿度是55%~75%。因此,保持栏舍干燥,控制好室内湿度是非常重要的。据研究,在高于地面50cm的空间,空气微生物浓度随高度增加急剧减少,50cm高度是个拐点,所以抬高产床(高于50cm)既能避免产床湿度过高,又能降低细菌浓度。同时产房需节制用水(产床下脏时多用刮板清理;发现有积水,会马上用拖布擦干);改良水嘴(母猪饮水器侧向,舌头向下,溅水距离明显缩短);撒生石灰;地暖保温;给出生前几天的小猪铺干燥的布或地毯等物,这样使小猪避免在潮湿的铺板上躺卧。同时关注产房空气质量,猪舍空气中有害气体最大允许值:二氧化碳1500ppm,硫化氢10ppm,氨15ppm。减少舍内有害气体浓度,可以通过开地窗,地窗的高度要低于30cm,加大通风(对流风扇)等来解决。细节六:产床防压临床生产中,非重大疫情时期初生仔猪的死亡,压死通常是最主要原因,占比将近50%。因此,防止仔猪压死的工作非常重要。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着手解决:(1)选择母性好的母猪留种,并做好母猪小围产期保健,促进母猪产后康复;(2)进行仔猪调教,让仔猪吃完奶后睡在保温箱中,不仅能防压还能有效防止仔猪受寒;(3)加强产房温度的控制,当产房温度高于23℃时,仔猪压死的比例将大幅提高;(4)使用设计更为合理的防压产床;(5)提高员工对防止仔猪压死的意识,做到产房24h不离人。细节七:合理趋势仔猪最适宜的去势年龄段是3~10日龄,在此期间内去势时间越早越好,因为仔猪越小,新陈代谢越快,切开的口子越小,应激越小,仔猪恢复速度就越快。为避免阉割导致的伤口感染,要做好消毒及防感染的工作,还要采用好的抗生素进行预防保健,如:肌注长效盐酸头孢噻呋(速倍治)0.5ml/头。细节八:疏通乳道质优量多的乳汁是防控仔猪腹泻最好的“药物”,而保持乳道畅通是促使乳汁持续不断分泌的必要条件,母猪乳腺分泌大量奶水而没有仔猪吮吸,乳腺将回奶而萎缩。泌乳是需要母猪和仔猪共同完成的生理活动。母猪临产前,用0.1%高锰酸钾温水对母猪乳房进行清洗,并挤掉最初几点乳汁,疏通乳道。一方面为了清洗消毒,另一方面是为了防止新生仔猪吸吮力太弱,不足以吸通乳道。如果仔猪吮乳力不够的话用几头大仔猪来吃奶,放在最后几个乳头,这几个仔猪会因为后边乳头奶水相对较少,而往前面挤,就可以把全部乳头都吸吮一遍而疏通全部乳头。
上一篇:猪引起肠便秘的治疗及预防 下一篇:养猪过程中更合适选配饲料技术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