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猪管理六要点 种猪
来源:习南之家 |更新时间:2019-05-02|点击次数:
公猪管理六要点 种猪
随着人工授精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效益显著的提高,不少猪场只看到利的一面,不断的追求公猪的生产效益,却忽视了饲养公猪最基本的管理环节,导致公猪精液质量下降,或少精或畸形等,使公猪不能充分发挥起原本的生产性能,导致整体经济效益下滑。年龄是决定公猪繁殖性能的重要因素。公猪比母猪性成熟晚,12-18月龄才能达到完全性成熟。公猪较母猪生长得更快,成年体重也更大。由于上述原因,应严格控制青年公猪的生长,速度和使用频率。现提出公猪生产管理六大阶段要点,希望能给予大家一些帮助。
公猪管理的六个阶段:一、 适应生长阶段适应生长阶段要点:1选种后至130公斤体重为适应生长阶段。2用高质量的饲料限制饲喂,8月龄体重可达130公斤。3饲喂在通风良好、邻近成年公猪和母猪的圈舍。适应生长阶段饲养管理:1饲养:每天限制饲喂2-3公斤的育成料、后备母猪料或哺乳料,日增重为600克;8-10周后,即8月龄时体重达130公斤。2 每周最多配种次数:无3 圈舍:圈养(不用限位栏)、通风良好、温暖干燥、邻近母猪栏,以确保其正常的性发育。4健康:根据公猪的来源和健康状况来确定其免疫和药物处理。二、调教阶段调教阶段要点:1体重130-140公斤为调教阶段。2用高质量饲料限饲,9月龄体重达145公斤。3在1个月的调教阶段,使用发情明显的后备母猪或青年母猪来调教。4用另一头公猪精液来重复配种。调教阶段饲养管理:1饲养:根据体况,每天限制饲喂2.5-3.5公斤优质饲料,日增重(600克),9月龄体重达145公斤。2每周最多采精次数:1-2次3 在初次爬跨成功后几天内要加强爬跨反射4 必要时利用发情明显、静立反射强烈的母猪5 采精区地面干燥不滑,用木屑或橡胶地板是理想的。6 圈舍:受训公猪应圈养(不用限位栏)有机会观察成年公猪配种的区域。7 调教阶段目的在于培训公猪,而不在于让母猪配后受孕,因此需要给予特别的关照和帮助来确保受训公猪不会失去信心。应温和地对待受训公猪,千万不可敲打,使其对你产生信任即可成功在望。在调教阶段的配种可能不会受精,因此,所配母猪需要用另一头成年公猪精液来重复配种,以确保其受孕。三、早期配种阶段早期配种阶段要点:1 9-12月龄为早期配种阶段。2继续控制公猪的生长和体重。3 采精次数:2-4次/周。4 记录采精、配种情况。5 评估繁殖配种性能,为淘汰与否提供依据。早期配种阶段饲养管理:1饲养:根据体况,每天限制饲喂2.5-3.0公斤优质饲料,以控制公猪的体重和背膘厚。根据5分制体况评定,公猪最理想的体况应比母猪低1分。如果公猪体况过肥,会生长得太快太大,缩短使用年限,影响性欲,特别是在高温季节。2 每周最多采精次数:2-4次/周。为了控制公猪的使用频率,有必要做好采精记录,并将记录置于明显的位置,如贴在黑板上。如果没有记录,精力充沛、配种能力强的公猪常常会被过度使用。3 圈舍:单独圈养(不用限位栏)。4监督评估:并使用一次性手套采精。要在这段时间评估公猪的性行为特征,如性欲、配种能力、繁殖力。如果性欲低或配种能力差,就应被淘汰更新,使公猪群保持可靠的配种性能。5 最初配种的10-15头母猪(至少配种2次)可被用于评估公猪的繁殖力,比如返情率。四、成熟阶段成熟阶段要点:1.12月龄到36月龄淘汰时为成熟阶段。2.继续控制生长和体重。3.每周均衡采精3-5次。4.作好采精及配种记录。成熟阶段饲养管理:1.饲养:根据体况饲喂公猪料/妊娠母猪料,并结合体况评分2.每周最多采精次数:3-5次/周,尽可能均衡地安排3.应有足够的运动空间、适宜的地面和详细的记录。4.圈舍:单独圈养或栏养,如果栏养,应与圈养公猪轮换,以增加公猪的运动。长时间的栏养特别是木制漏缝地板或金属网地板,会损伤公猪的蹄腿,从而影响公猪的配种能力,缩短使用年限。5.健康:公猪对母猪群具有明显的性传播疾病的危险,因此,公猪的健康和卫生状况将对猪群的繁殖性能产生重要的影响。要确保公猪免疫程序的实施和定期疫病监测。当疫病爆发时,要对公猪的使用和用药采取特殊措施,并征求兽医的意见,以控制性传播疾病。五、消毒及免疫程序常规消毒:1.公猪场外消毒。2.公猪舍外消毒。3.公猪舍内消毒。4.做到定期、定点并定期更换消毒药。常规免疫:PRRS PR JE HCV PPV等。六、不同阶段公猪的温度的要求1.适应生产阶段:18-20℃2.调教阶段:16-18℃3.成年公猪:16-18℃总结:如果实施以上的操作程序,大多数公猪的使用年限至少可达3年。这样的话,公猪就在3岁时被淘汰。合理的饲养、科学的管理、恰当的运动、适宜的运动施工猪饲养管理的关键,也是获得最大利用率的关键。
公猪管理的六个阶段:一、 适应生长阶段适应生长阶段要点:1选种后至130公斤体重为适应生长阶段。2用高质量的饲料限制饲喂,8月龄体重可达130公斤。3饲喂在通风良好、邻近成年公猪和母猪的圈舍。适应生长阶段饲养管理:1饲养:每天限制饲喂2-3公斤的育成料、后备母猪料或哺乳料,日增重为600克;8-10周后,即8月龄时体重达130公斤。2 每周最多配种次数:无3 圈舍:圈养(不用限位栏)、通风良好、温暖干燥、邻近母猪栏,以确保其正常的性发育。4健康:根据公猪的来源和健康状况来确定其免疫和药物处理。二、调教阶段调教阶段要点:1体重130-140公斤为调教阶段。2用高质量饲料限饲,9月龄体重达145公斤。3在1个月的调教阶段,使用发情明显的后备母猪或青年母猪来调教。4用另一头公猪精液来重复配种。调教阶段饲养管理:1饲养:根据体况,每天限制饲喂2.5-3.5公斤优质饲料,日增重(600克),9月龄体重达145公斤。2每周最多采精次数:1-2次3 在初次爬跨成功后几天内要加强爬跨反射4 必要时利用发情明显、静立反射强烈的母猪5 采精区地面干燥不滑,用木屑或橡胶地板是理想的。6 圈舍:受训公猪应圈养(不用限位栏)有机会观察成年公猪配种的区域。7 调教阶段目的在于培训公猪,而不在于让母猪配后受孕,因此需要给予特别的关照和帮助来确保受训公猪不会失去信心。应温和地对待受训公猪,千万不可敲打,使其对你产生信任即可成功在望。在调教阶段的配种可能不会受精,因此,所配母猪需要用另一头成年公猪精液来重复配种,以确保其受孕。三、早期配种阶段早期配种阶段要点:1 9-12月龄为早期配种阶段。2继续控制公猪的生长和体重。3 采精次数:2-4次/周。4 记录采精、配种情况。5 评估繁殖配种性能,为淘汰与否提供依据。早期配种阶段饲养管理:1饲养:根据体况,每天限制饲喂2.5-3.0公斤优质饲料,以控制公猪的体重和背膘厚。根据5分制体况评定,公猪最理想的体况应比母猪低1分。如果公猪体况过肥,会生长得太快太大,缩短使用年限,影响性欲,特别是在高温季节。2 每周最多采精次数:2-4次/周。为了控制公猪的使用频率,有必要做好采精记录,并将记录置于明显的位置,如贴在黑板上。如果没有记录,精力充沛、配种能力强的公猪常常会被过度使用。3 圈舍:单独圈养(不用限位栏)。4监督评估:并使用一次性手套采精。要在这段时间评估公猪的性行为特征,如性欲、配种能力、繁殖力。如果性欲低或配种能力差,就应被淘汰更新,使公猪群保持可靠的配种性能。5 最初配种的10-15头母猪(至少配种2次)可被用于评估公猪的繁殖力,比如返情率。四、成熟阶段成熟阶段要点:1.12月龄到36月龄淘汰时为成熟阶段。2.继续控制生长和体重。3.每周均衡采精3-5次。4.作好采精及配种记录。成熟阶段饲养管理:1.饲养:根据体况饲喂公猪料/妊娠母猪料,并结合体况评分2.每周最多采精次数:3-5次/周,尽可能均衡地安排3.应有足够的运动空间、适宜的地面和详细的记录。4.圈舍:单独圈养或栏养,如果栏养,应与圈养公猪轮换,以增加公猪的运动。长时间的栏养特别是木制漏缝地板或金属网地板,会损伤公猪的蹄腿,从而影响公猪的配种能力,缩短使用年限。5.健康:公猪对母猪群具有明显的性传播疾病的危险,因此,公猪的健康和卫生状况将对猪群的繁殖性能产生重要的影响。要确保公猪免疫程序的实施和定期疫病监测。当疫病爆发时,要对公猪的使用和用药采取特殊措施,并征求兽医的意见,以控制性传播疾病。五、消毒及免疫程序常规消毒:1.公猪场外消毒。2.公猪舍外消毒。3.公猪舍内消毒。4.做到定期、定点并定期更换消毒药。常规免疫:PRRS PR JE HCV PPV等。六、不同阶段公猪的温度的要求1.适应生产阶段:18-20℃2.调教阶段:16-18℃3.成年公猪:16-18℃总结:如果实施以上的操作程序,大多数公猪的使用年限至少可达3年。这样的话,公猪就在3岁时被淘汰。合理的饲养、科学的管理、恰当的运动、适宜的运动施工猪饲养管理的关键,也是获得最大利用率的关键。
上一篇:初生乳猪护理事项 下一篇:抗生素大环境下的保健养殖如何开展?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