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病防治应避免6个误区
在基层兽医临床中,往往存在着诸多误区,影响疾病的正确诊治,延误治疗时机,造成用药多、疗效差的不良后果。现分析如下:1.见病抗菌。兽医临床上滥用抗菌素的现象屡见不鲜,不论何种疾病都离不开用抗菌素。实际上有许多疾病根本不需要用抗菌素,如消化不良、中暑、中毒等,使用抗菌素药物反而使病菌的抗药性增强,造成肠道菌群失调。2.见热就退。畜禽一发热,急忙用退热药降温,从没有考虑畜禽发热有时是体内的一种防御反应,有利于增进机体抗病能力,为恢复健康创造条件。如果畜禽体温过高或持续发热,对机体是有害的,可使机体各个系统的正常代谢机能发生障碍,甚至使器官变性和坏死,应及时采取用退热药降温退热,确保病畜及时康复。滥用退热药物会降低畜禽机体防御能力,造成热型混乱,掩盖疾病真相,影响对症下药。3.见泻就止。见泻就止是兽医临床上的一大误区,往往没有考虑畜禽腹泻也能排除体内病毒及有毒物质,减轻病菌及有毒物质对机体的损害。如果病畜腹泻时间长,脱水严重,引起胃肠消化功能减弱,导致机体不同程度的全身营养短缺,应立即用止泻药物,还要结合补液。在补充电解质的同时要加用抗菌素药物止泻,不然,会影响疗效。4.听病就防。有的兽医,尤其是养殖场(户)的兽医人员,一听到近期发生了某类传染病,就进行免疫接种。这样很可能会造成洁净养殖场的污染,将病菌带入养殖场,如禽流感等。如果本场无病,只要注意消毒,加强管理,引种注意隔离观察即可,不需不必要的防疫。5.见病用药。畜禽发生疾病,是有内因和外因的,只对致病因素进行治疗,忽视提高病畜的防御能力或抗损伤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在临床上应采用综合性治疗,既要消除致病因素,又要加强病畜护理,提高抵抗能力,才能收到良好的疗效。6.见效停药。兽医临床上有时出现病畜稍好,就停止用药的现象,一来为了节省药费,二来认为病畜可以自行康复了,这样容易造成病情复发,甚至转为慢性病。因此,在治疗中应遵循各种疾病有一定疗程的规律进行治疗,在症状消失后继续用1~2次药,以巩固疗效,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上一篇:猪场做好这八点,可防止非洲猪瘟进入猪场 下一篇:仔猪断脐时的相关注意要点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