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家畜养殖

不同性别猪咬尾症的发作频率_猪病解析

来源:习南之家 |更新时间:2019-05-01|点击次数:
不同性别猪咬尾症的发作频率_猪病解析

根据屠宰场所见, 猪咬尾症的发作频率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即阉割小公猪差不多是小母猪的两倍;而且, 从咬伤程度来看, 公猪更严重。

年冬春之交, 作者有机会研究了某繁殖场的猪咬尾症的暴发, 该场的公猪

未曾阉割, 仔猪也未曾断尾。母猪在产仔栏中分批产仔, 栏的底面是有孔金属

板, 不放垫草。仔猪于3周龄断奶, 饲养在Lamber-Geerkens平列式猪舍, 并按性别分组, 每组大约12头, 小母猪在右边, 小公猪在左边。舍内分隔成小间, 每间又分个圈每圈面积米米, 同一间内养同一周龄的断奶猪。舍内为电镀钢条地面, 并于头二周内部分覆以胶合板。各圈都有一个乳头式饮水器, 并经桶

状饲槽实行限饲周龄时转移到生长猪舍。

当猪逐日长大而于6—7周龄圈内开始拥挤时, 咬尾症随之发。其1—4月份的频率列于下表。

由表看出, 公猪咬尾症的发生率为11.8%, 母猪为2.6%。公猪不仅发作频

率高, 而且咬伤程度也较严重, 即整个尾巴都被咬伤, 而在母猪则没有这种况。

咬尾症的原因虽然还不能确定,但过度拥挤和环境的改变似为诱发因素, 尽管舍内环境是控制的, 如果室温过高, 猪就极度不安。若在开始拥挤前将公猪疏散,也许能预防此症的发生。

标签: 家畜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