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的发情周期
(一)卵子的发生
1、卵原细胞的增殖:在胚胎期性分化之后,雌性胎儿的原始生殖细胞便分化为卵原细胞。卵原细胞与其他细胞一样含有高尔基体、线粒体、细胞核和一个或多个核仁,通过有丝分裂形成许多卵原细胞,称为增殖期。猪的增殖期为胚胎期30天至出生后7天。
卵原细胞增殖结束后,发育成为初级卵母细胞,并进入减数分裂前期休止,被卵泡细胞包围而形成原始卵泡。原始卵泡出现后,有的卵母细胞便开始退化,所以卵母细胞数量逐渐减少,最后能达到发育成熟直到排卵的数量只是极少数。
a)卵母细胞生长:卵母细胞发育成为初级卵母细胞并形成卵泡后,初级卵母细胞体积增大,卵黄颗粒增多,卵泡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殖,由单层变为多层,卵泡细胞分泌的液体聚积在卵黄膜周围,形成透明带。卵泡细胞为卵母细胞提供营养物质,为以后的发育提供能量来源。
b) 卵母细胞的成熟:包裹在卵泡中的卵母细胞是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在排卵前不久进行第一次减少分裂,排出有一半染色质及少量细胞质的极体,称为第一极体。而含大部分细胞质的卵母细胞则称为次级卵母细胞。第二次减少分裂时,次级卵母细胞分裂为卵细胞和一个极体,称第二极体。第二次减少分裂是在排卵之后,受精过程中完成。
猪在胎儿期,初级卵母细胞进行到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不久,卵母细胞就进入持续很久的静止期,持续到排卵不久才结束,称为复始。排卵时母猪的卵子只完成第一次减数分裂,所以排出的是次级卵母细胞和一个极体。直到精子进入透明带卵母细胞被激活后入出第二极体,才完成第二次减数分裂。
(二)卵子的形态结构
猪的正常卵子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20-140微米。卵子主要结构包括:放射冠、透明带、卵黄膜、卵黄及核和核仁。
1、放射冠:刚排出卵子被数层放射冠细胞及卵泡液基质所包围,这些细胞的原生质伸出部分斜着或不定向地穿入透明带,并与卵母细胞本身的微绒毛相交织。排卵后这些突起立刻回缩,另外,由于输卵管液含有的纤维蛋白溶酶的作用,使这些这些突起进一步收缩和退化,接着引起坏死现象,使卵泡细胞剥落,卵子裸露。
2、透明带:透明带是卵泡细胞在卵泡发育过程中,分泌在卵母细胞周围均质而明显的半透膜,可被蛋白分解酶所溶解。
3、卵黄膜:卵黄膜是卵母细胞的皮质分泌物,它具有与体细胞的原生质膜基本上相同的结构和性质。
透明带和卵黄膜是卵子明显的两层被膜,它们具有保护卵子完成正常受精过程,使卵子有选择性的吸收无机离子和代谢产物,对精子具有选择作用等功能。
4、卵黄:排卵是卵黄占透明带内大部分容积。精子和卵子结合后卵黄收缩,并在透明带和卵黄膜之间形成一个“卵黄周隙”,成熟分裂过程中卵母细胞排出的极体存在于此。
5、核和核仁:核有明显的核膜,核内有一个或多个染色质核仁,核所含的DNA量很少。
(一)卵子的发生
1、卵原细胞的增殖:在胚胎期性分化之后,雌性胎儿的原始生殖细胞便分化为卵原细胞。卵原细胞与其他细胞一样含有高尔基体、线粒体、细胞核和一个或多个核仁,通过有丝分裂形成许多卵原细胞,称为增殖期。猪的增殖期为胚胎期30天至出生后7天。
卵原细胞增殖结束后,发育成为初级卵母细胞,并进入减数分裂前期休止,被卵泡细胞包围而形成原始卵泡。原始卵泡出现后,有的卵母细胞便开始退化,所以卵母细胞数量逐渐减少,最后能达到发育成熟直到排卵的数量只是极少数。
a)卵母细胞生长:卵母细胞发育成为初级卵母细胞并形成卵泡后,初级卵母细胞体积增大,卵黄颗粒增多,卵泡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殖,由单层变为多层,卵泡细胞分泌的液体聚积在卵黄膜周围,形成透明带。卵泡细胞为卵母细胞提供营养物质,为以后的发育提供能量来源。
b) 卵母细胞的成熟:包裹在卵泡中的卵母细胞是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在排卵前不久进行第一次减少分裂,排出有一半染色质及少量细胞质的极体,称为第一极体。而含大部分细胞质的卵母细胞则称为次级卵母细胞。第二次减少分裂时,次级卵母细胞分裂为卵细胞和一个极体,称第二极体。第二次减少分裂是在排卵之后,受精过程中完成。
猪在胎儿期,初级卵母细胞进行到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不久,卵母细胞就进入持续很久的静止期,持续到排卵不久才结束,称为复始。排卵时母猪的卵子只完成第一次减数分裂,所以排出的是次级卵母细胞和一个极体。直到精子进入透明带卵母细胞被激活后入出第二极体,才完成第二次减数分裂。
(二)卵子的形态结构
猪的正常卵子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20-140微米。卵子主要结构包括:放射冠、透明带、卵黄膜、卵黄及核和核仁。
1、放射冠:刚排出卵子被数层放射冠细胞及卵泡液基质所包围,这些细胞的原生质伸出部分斜着或不定向地穿入透明带,并与卵母细胞本身的微绒毛相交织。排卵后这些突起立刻回缩,另外,由于输卵管液含有的纤维蛋白溶酶的作用,使这些这些突起进一步收缩和退化,接着引起坏死现象,使卵泡细胞剥落,卵子裸露。
2、透明带:透明带是卵泡细胞在卵泡发育过程中,分泌在卵母细胞周围均质而明显的半透膜,可被蛋白分解酶所溶解。
3、卵黄膜:卵黄膜是卵母细胞的皮质分泌物,它具有与体细胞的原生质膜基本上相同的结构和性质。
透明带和卵黄膜是卵子明显的两层被膜,它们具有保护卵子完成正常受精过程,使卵子有选择性的吸收无机离子和代谢产物,对精子具有选择作用等功能。
4、卵黄:排卵是卵黄占透明带内大部分容积。精子和卵子结合后卵黄收缩,并在透明带和卵黄膜之间形成一个“卵黄周隙”,成熟分裂过程中卵母细胞排出的极体存在于此。
5、核和核仁:核有明显的核膜,核内有一个或多个染色质核仁,核所含的DNA量很少。
二、卵泡的发育与排卵
(一) 卵泡的发育
1、卵泡的发育过程:猪在出生前卵巢就含有大量原始卵泡,但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数量不断减少,在发育过程中大多数卵泡中途闭锁而死亡,只有少数卵泡才能发育成熟而排卵。
初情期前,卵泡虽能发育,但不能成熟排卵,当发育到一定程度时,便退化萎缩,到达初情期时,卵巢上的原始卵泡才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发育阶段,而达到成熟排卵。
根据卵泡生长发育阶段不同,可分为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三级卵泡及排卵前卵泡(图1-10)。
(1)原始卵泡:排列在卵巢皮质外膜,其核为一初级卵母细胞,周围为一层扁平的卵泡上皮细胞,没有卵泡膜和卵泡腔。原始卵泡为一贮库。
(2)初级卵泡:排列在卵巢皮质区外围,是由卵母细胞和周围一层卵泡上皮细胞所组成,卵泡上皮细胞发育成立方形,周围包有一层基底膜,无卵泡膜和卵泡腔,有不少初级卵泡在发育过程中退化消失。
(3)次级卵泡:由初级卵泡进一步发育而成次级卵泡。在生长发育中,它移向卵巢同中央,这时卵泡细胞增殖使卵泡上皮细胞变为复层不规则的圆柱状细胞。随着卵泡的生长,整个卵泡体积也壮大,此时,卵原细胞和卵泡上皮细胞共同分泌出一层由粘多糖构成的透明带,聚积在卵泡细胞与卵黄膜之间,厚3-5微米,卵黄膜微绒毛部分延伸到透明带,这些细胞的延伸可供卵黄营养。
(4)三级卵泡:在这时期卵泡细胞层的细胞分离,形成许多不规则的腔隙,其中充满着由卵泡分泌出来的卵泡液,以后各腔隙渐次互相汇合形成一个新月形的腔隙,称为卵泡腔。随着卵泡液的使卵泡腔不断扩大,卵母细胞被挤向一边,并被包裹在一团卵泡细胞中,这个细胞团突出于卵泡腔中,状如半岛,称为卵丘。其余的卵泡细胞则紧贴于卵泡腔的周围,形成颗粒层,称为颗粒层细胞。卵的透明带周围有排列成放射状柱状上皮细胞,形成放射冠,放射冠细胞有微绒毛伸入透明带内。
(5)排卵前卵泡:又称葛拉夫氏卵泡。由三级卵泡继续增大发育而成,它向卵巢髓质部扩张,并扩展到卵巢皮质的整个厚度,突出于卵巢表面。
在卵泡生长发育过程中,卵泡颗粒层外围的间质细胞分化为卵泡膜,卵泡膜分为内外两层,内膜为上皮细胞,富有许多血管和腺体,是产生雌激素的主要组织。外膜为纤维细胞所构成。发育成熟的卵泡由外向内分为:外膜、内膜、颗粒细胞层、透明带、卵细胞。猪成熟卵泡直径8-12毫米,每次排出10-25个卵子。
2、卵泡闭锁和退化
卵泡闭锁总是伴随卵泡生长而发生的,贯穿于胚胎期,幼龄期和整个育龄期,在胚胎期和幼龄期,发动生长的卵泡注定全部闭锁,即使到育龄期,绝大多数生长卵泡也都将在不同生长阶段闭锁,最终排卵仅为极少数。卵泡闭锁的生理意义:①在胚胎期,闭锁卵泡的壁膜转变为卵巢的次级间质;② 闭锁卵泡可产生某种能够发动原始卵泡生长的物质;③ 闭锁卵泡支持(发育)优势卵泡的生长和成熟。
(二)排卵
猪属于自发性排卵的动物,即卵泡发育成熟后便自发排卵,排卵后形成黄体,在发情周期中其功能可维持一定时间。
卵的排出涉及到卵母细胞的成熟、卵丘的游离、卵泡颗粒膜细胞的离散和卵泡膜胶原纤维的松解,卵巢白膜和生殖上皮的破裂等一系列生理过程,而且它们按一定程序进行的。卵丘细胞分泌糖蛋白,形成一种粘稠物质,将卵母细胞及其放射冠包围,易于输卵管伞的接纳。
三、黄体形成与退化
排卵后,卵泡内膜细胞、颗粒细胞下降,原来卵泡液部分留下,卵泡膜血管由于负压而破裂流血,积于卵泡腔内,形成红体。颗粒细胞增生增大,在LH作用下,转变成黄体细胞,卵泡内膜分生出血管,布满发育中的黄体,为黄体提供营养和转运合成孕酮。卵泡内膜细胞多数退化,少数含脂质的卵泡内膜细胞移入黄体细胞之间,形成卵泡内膜来源的黄体细胞。原来卵泡外膜形成纤维性鞘膜,即黄体膜。
黄体主要分泌孕酮(孕激素)和松弛素,保证发情周期正常进行,或者保证妊娠母畜正常妊娠和分娩。
周期黄体的功能仅数十天,而后急剧变化,一旦开始退化,功能迅速下降,孕酮的合成和分泌急速降低,黄体功能的消退伴有明显的体积缩小。黄体退化是由于子宫内膜所产生的前列腺素(PGF2α)输送到卵巢所引起的,PGF2α具有极强的溶黄体作用。猪的妊娠识别一旦完成,周期黄体即转变为妊娠黄体,妊娠黄体维持至妊娠结束。
四、发情周期及发情期
母畜从初情期到性机能衰退之前阶段,除乏情期外,在没有受孕的情况下,每隔一定时间,母畜表现出发情和排卵周期性。称为发情周期,一个发情周期指从一次发情的开始到下一次发情开始的间隔时间。
不同年龄和品种的母猪,其发情周期长短差别不大,一个四季均可发情,温度和光照对其影响很小。猪的发情周期平均为21天,但不同个体间会存在较大的差异,一般发情周期在18-24天均为“正常”。
品种、年龄和胎历对于母猪的发情持续期会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成年母猪较后备母猪要长(以站立反射为标准)。母猪的排卵数因品种、年龄、胎次、营养水平不同而有所不同:后备母猪要少于成年母猪,并随着发情次数的增加而增加;营养水平高的,其排卵数也多,这就是在配种前10-14天优饲催情的道理所在。
母猪的排卵过程是陆续的,从排第一个卵子到排最后一个卵子的间隔时间平均为四、五个小时,长的达10-12小时。
母猪的发情周期可分为:发情期约2-3天,黄体期约13-14天,卵泡期约3-5天。排卵期多在站立发情开始后的16-48小时。
五、发情鉴定和产后发情
1、发情鉴定
母猪发情时的外部表现:发情开始时,有轻度不安,食欲稍减,阴户有轻度肿胀和充血现象。随后母猪站立不安,常在栏内走动,用嘴咬栏门或用鼻唇拱土,放出栏外主动寻找公猪,遇到公猪时,鼻对鼻闻嗅或闻嗅公猪会阴部,或用嘴唇拼撞其肋腹部,阴户肿胀充血明显,皱襞展平,粘膜湿润,耳尖外翻,此时进入发情盛期,母猪更狂躁不安,性欲强烈,频频排尿,爬跨其他母猪或接受其他母猪爬跨,若公猪爬跨其背部时则安定不动。
母猪发情鉴定常采用外部观察法、压背法、公猪试情等。以公猪试情或压背时,母猪站立不动,表现“静立反射”,则表示该母猪的发情已达到高潮。试情公猪通常以行动缓慢、口水较多、善交谈的老龄公猪担任效果较好。
2、产后发情
母猪属于泌乳抑制性发情的动物,一般断奶后一周之内,将出现有排卵的正常发情,因此,提前断奶将提高每头母猪每年分娩的胎数,进而提高猪群的繁殖力。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