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繁自养的猪场,如何做好防疫?
来源:习南之家 |更新时间:2019-04-24|点击次数:
自繁自养的猪场,如何做好防疫?
免疫发挥效果需要兼顾好的疫苗、适合的免疫程序、不折不扣的执行等3方面,特别是免疫程序,不同的猪场需要针对猪场本身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免疫程序,本文与您分享自繁自养猪场病毒性、细菌性、喘气病、其它疫病等4类疫病免疫经验,以供参考。
病毒性疫病的防疫
1.猪瘟
猪场按要求建好后需做好引进祖代种猪或育肥仔猪的准备,引进的祖代种猪体质量约30-40 kg,育肥仔猪转群时体质量一般为15-20 kg,在选择猪瘟(CSF)疫苗时一般以脾淋苗较好,以后逐年春秋防疫时可使用细胞苗。虽然近几年CSF 很少发生,但不能从思想上掉以轻心,CSF 一旦发病,养猪人都领教过其厉害。CSF 免疫能保护下一代,通过抗体检测,仔猪1-2 月龄保护性最好,抗体滴度最高,3-4 月龄逐渐下降,理论上免疫保护期为18 个月,实践中保护12 个月切实可行。所以仔猪留种和公猪去势育肥猪在3-4月龄应再做一次CSF,直至转入种猪群或育肥出售。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种猪注射疫苗较多,之间有相互影响,在CSF春秋两防有效保护猪群、使猪群免疫力增强的同时,母猪生产能力也逐步下降,这就是免疫排斥现象,机体不能识别“自我”、“非我”,一律排斥,受精率下降,生产能力下降,种猪利用年限缩短。笔者所在猪场的做法是:每年要做1 次、也只做1 次CSF 免疫,当然建立在抗体监测的基础上,种母猪利用年限在4 年以内。
2.伪狂犬
如果外界疫情稳定,祖代种猪引进10-15 d 后进行第1 次伪狂犬病(PR)的免疫。每种疫苗注射的间隔时间以7-14 d 为好。PR 的直接危害就是造成种猪流产、死胎,小猪死亡率高,父母代免疫力对下一代保护力不强,在流行疫病区,仔猪产下后3 d 内就要通过滴鼻免疫,断奶后再次进行PR 免疫。新引进种猪PR 免疫,前2 年每年春秋各1 次,以后每年1 次,春秋择其一,直至淘汰。不是PR 流行区域,仔猪在2 月龄时则可进行PR 免疫,然后顺利转入种群或育肥出售。
3.蓝耳病
2005 年以来,一场大规模的疫病席卷全球,最后定性为猪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征(PRRS)也称“蓝耳病”,该病甚至影响到全球经济发展。PRRS 免疫一般在PR 免疫后10-15d 进行,此时种猪体质量达到60 kg 以上,育肥猪约50kg,该群种猪在引种之前免疫过的,引种后免疫时可用1 头份,若没注射过PRRS 苗,就应该注射2 头份,新建猪场权且当做“无病区”。PRRS 的免疫比较复杂,分为无病区、隐性感染区(可疑区)、感染区,感染区又分为感染稳定区(未发病)和感染活跃区(常发病)在猪的月龄、类型上也有所不同,而且,PRRS 疫苗保护期较短,通过检测,半年以内,有的甚至不到4 个月。笔者所在猪场的做法是:无病区无论猪大、小、何种类型,一律注射灭活苗;可疑区域仔猪抵抗力弱,注射灭活苗;成年猪抵抗力强,注射弱毒苗;感染区未发病的,成年猪注射灭活苗,仔猪注射弱毒苗;育肥猪转群后1-2 个月再做1 次灭活苗。这样做的理由是,由于弱毒苗易造成盲目接种,未感染的往往易造成急性感染的潜在危险,已感染的注射灭活苗,不至于导致接种后“雪上加霜”;感染活跃区已发病的不予接种免疫,待病情好转后,当做稳定区域处理,平时定期做好疫情监测,了解外界“行情”,做到“敌动我知”。以上做法包含“病临城下”时的紧急接种免疫,接种过后的注射器要消毒,损坏抛弃的针头、废弃物、疫苗瓶尤其是弱毒苗瓶要妥善埋藏深处,最好也经过高温消毒后处理。
4.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的免疫
对于传染性胃肠炎(TGE)和流行性腹泻(PED),虽是传染性疫病,但要求有明显的发病诱因,特别是寒冷、饲料变换、各种应激因素,芒种季节过后就少发,立冬后才开始发病。平时种猪注射K88、K99 系列疫苗就有较好的效果,外界有疫情时,仔猪、架子猪针对性注射TGE、PED 疫苗即可。前几年外面出现较大范围的腹泻病,笔者所在猪场风平浪静。成年猪PED 不治而愈,TGE、PED 对于仔猪死亡率较高,应引起重视。
病毒性疫病的防疫
1.猪瘟
猪场按要求建好后需做好引进祖代种猪或育肥仔猪的准备,引进的祖代种猪体质量约30-40 kg,育肥仔猪转群时体质量一般为15-20 kg,在选择猪瘟(CSF)疫苗时一般以脾淋苗较好,以后逐年春秋防疫时可使用细胞苗。虽然近几年CSF 很少发生,但不能从思想上掉以轻心,CSF 一旦发病,养猪人都领教过其厉害。CSF 免疫能保护下一代,通过抗体检测,仔猪1-2 月龄保护性最好,抗体滴度最高,3-4 月龄逐渐下降,理论上免疫保护期为18 个月,实践中保护12 个月切实可行。所以仔猪留种和公猪去势育肥猪在3-4月龄应再做一次CSF,直至转入种猪群或育肥出售。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种猪注射疫苗较多,之间有相互影响,在CSF春秋两防有效保护猪群、使猪群免疫力增强的同时,母猪生产能力也逐步下降,这就是免疫排斥现象,机体不能识别“自我”、“非我”,一律排斥,受精率下降,生产能力下降,种猪利用年限缩短。笔者所在猪场的做法是:每年要做1 次、也只做1 次CSF 免疫,当然建立在抗体监测的基础上,种母猪利用年限在4 年以内。
2.伪狂犬
如果外界疫情稳定,祖代种猪引进10-15 d 后进行第1 次伪狂犬病(PR)的免疫。每种疫苗注射的间隔时间以7-14 d 为好。PR 的直接危害就是造成种猪流产、死胎,小猪死亡率高,父母代免疫力对下一代保护力不强,在流行疫病区,仔猪产下后3 d 内就要通过滴鼻免疫,断奶后再次进行PR 免疫。新引进种猪PR 免疫,前2 年每年春秋各1 次,以后每年1 次,春秋择其一,直至淘汰。不是PR 流行区域,仔猪在2 月龄时则可进行PR 免疫,然后顺利转入种群或育肥出售。
3.蓝耳病
2005 年以来,一场大规模的疫病席卷全球,最后定性为猪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征(PRRS)也称“蓝耳病”,该病甚至影响到全球经济发展。PRRS 免疫一般在PR 免疫后10-15d 进行,此时种猪体质量达到60 kg 以上,育肥猪约50kg,该群种猪在引种之前免疫过的,引种后免疫时可用1 头份,若没注射过PRRS 苗,就应该注射2 头份,新建猪场权且当做“无病区”。PRRS 的免疫比较复杂,分为无病区、隐性感染区(可疑区)、感染区,感染区又分为感染稳定区(未发病)和感染活跃区(常发病)在猪的月龄、类型上也有所不同,而且,PRRS 疫苗保护期较短,通过检测,半年以内,有的甚至不到4 个月。笔者所在猪场的做法是:无病区无论猪大、小、何种类型,一律注射灭活苗;可疑区域仔猪抵抗力弱,注射灭活苗;成年猪抵抗力强,注射弱毒苗;感染区未发病的,成年猪注射灭活苗,仔猪注射弱毒苗;育肥猪转群后1-2 个月再做1 次灭活苗。这样做的理由是,由于弱毒苗易造成盲目接种,未感染的往往易造成急性感染的潜在危险,已感染的注射灭活苗,不至于导致接种后“雪上加霜”;感染活跃区已发病的不予接种免疫,待病情好转后,当做稳定区域处理,平时定期做好疫情监测,了解外界“行情”,做到“敌动我知”。以上做法包含“病临城下”时的紧急接种免疫,接种过后的注射器要消毒,损坏抛弃的针头、废弃物、疫苗瓶尤其是弱毒苗瓶要妥善埋藏深处,最好也经过高温消毒后处理。
4.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的免疫
对于传染性胃肠炎(TGE)和流行性腹泻(PED),虽是传染性疫病,但要求有明显的发病诱因,特别是寒冷、饲料变换、各种应激因素,芒种季节过后就少发,立冬后才开始发病。平时种猪注射K88、K99 系列疫苗就有较好的效果,外界有疫情时,仔猪、架子猪针对性注射TGE、PED 疫苗即可。前几年外面出现较大范围的腹泻病,笔者所在猪场风平浪静。成年猪PED 不治而愈,TGE、PED 对于仔猪死亡率较高,应引起重视。
上一篇:头胎母猪发情难、淘汰率高,怎么破? 下一篇:哺乳仔猪腹泻病的原因和治疗措施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