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家畜养殖

如何提高仔猪断奶期的存活率

来源:习南之家 |更新时间:2019-04-23|点击次数:
如何提高仔猪断奶期的存活率

我们知道仔猪断奶与猪场的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在断奶的过程中,仔猪会由于饲料、环境、自身抵抗力弱等原因而患病,导致仔猪饲养成本增加,存活率降低。因此,仔猪断奶期,猪场需要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帮助仔猪顺利断奶,降低猪场生产风险。

一、科学教槽

教槽是过好仔猪断奶关的第一关。在仔猪3日龄的时候,猪场管理员可在保温箱里的母猪乳房边上撒上一点,让仔猪熟悉饲料的味道;从5日龄开始便可由少到多添加教槽料,力争15日龄时仔猪会较主动地采食饲料。

二、保持饲养环境稳定

断奶到了真正实施的阶段,首先应将断奶时将母猪赶走,把小猪留在原栏一周,让其在熟悉的环境下生活,以降低彻底断奶后仔猪的应激。断奶后的饲养人员和饲料等因素都应保持相对稳定。待断奶小猪群的精神、食欲、粪便都正常之后,再逐渐改变饲料、饲养制度和进行混调栏等工作。

三、注意防寒保温

我们知道仔猪健康生长对温度需求非常高,所以在仔猪断奶时,一定要注意天气的变化,如果在温度低的季节断奶,会加剧仔猪的寒冷应激,这个时候就要特别做好防寒保温措施。我们一般只重视哺乳仔猪的保温,其实断奶几周内也需重视保温。可适当提高环境温度至25℃~30℃,同时在猪舍地面铺上垫草或麻包等材料。因为环境温度低于仔猪最适温度就会导致仔猪腹泻、发烧、支气管炎和肺炎等症状的出现,同时会诱发其它传染病。

四、训练仔猪的定点排便

仔猪如果在猪舍到处排便,就会造成猪舍环境的潮湿、污染,并易传播疾病,不利于仔猪的生长。因此,必须注意训练仔猪的定点排便。这项工作在断奶时一定要做,否则仔猪会更难训练。转到保育后前几天,驱赶不按点排便的猪几次到指定地方排便;也可在清扫猪舍时留下一些粪便在定点的地方,或将该地方用水洒湿,仔猪慢慢就会养成定点排便的习惯。

五、减少转群应激

断奶后和转入舍后半个月内,用维力康饮水,用量500克/500公斤水,可极大限度地缓解断奶应激影响,提高仔猪抗病力。有猪场应用验证断奶仔猪到保育舍两个月,因断奶应激,仔猪成活率不到80%。而从断奶当天开始用维力康饮水15天,与同期的比,成活率高达96%,且仔猪生长速度快,比同期的猪平均增重0.5公斤。

标签: 家畜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