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家畜养殖

猪细菌引起坏死杆菌病的流行病学

来源:习南之家 |更新时间:2019-04-20|点击次数:
猪细菌引起坏死杆菌病的流行病学 猪细菌引起坏死杆菌病的流行病学[/page] 1.易感性 本病可侵害多种动物。猪同绵羊、牛、马、鹿一样最易感,幼畜比成年畜易感。实验动物中以免和小鼠较易感,豚鼠次之。

传染源: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畜、病禽。本菌是多种动物消化道的一种共生菌,家畜的粪便,被粪便污染的饲料、饮水、牧场、草地等,都有本菌存在,低洼潮湿地带更适合本菌生存。据报道,52.3%-64.7%病畜粪便中能分离到坏死梭杆菌。

2.传播途径 本菌很少或不能侵入正常的上皮,当皮肤和黏膜由于外伤、病毒感染、或长时间浸泡、或被其他细菌感染而受到损伤时,则很容易被感染。局部病灶中的坏死梭杆菌易随血流而散布至全身其他组织或器官中,形成继发性坏死病变。

3.流行特点 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多雨、潮湿及炎热的季节多发。本病常与猪瘟、猪副伤寒、猪口蹄疫、猪痘等并发或继发。

猪细菌引起坏死杆菌病的流行病学[/page] 1.易感性 本病可侵害多种动物。猪同绵羊、牛、马、鹿一样最易感,幼畜比成年畜易感。实验动物中以免和小鼠较易感,豚鼠次之。

传染源: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畜、病禽。本菌是多种动物消化道的一种共生菌,家畜的粪便,被粪便污染的饲料、饮水、牧场、草地等,都有本菌存在,低洼潮湿地带更适合本菌生存。据报道,52.3%-64.7%病畜粪便中能分离到坏死梭杆菌。

2.传播途径 本菌很少或不能侵入正常的上皮,当皮肤和黏膜由于外伤、病毒感染、或长时间浸泡、或被其他细菌感染而受到损伤时,则很容易被感染。局部病灶中的坏死梭杆菌易随血流而散布至全身其他组织或器官中,形成继发性坏死病变。

3.流行特点 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多雨、潮湿及炎热的季节多发。本病常与猪瘟、猪副伤寒、猪口蹄疫、猪痘等并发或继发。

许多诱因能促进本病的发生,如猪圈长期不清粪、泥泞、吸血昆虫:叮咬、过度拥挤、互相撕咬、践踏、缺乏钙、磷等矿物质及维生素、料中混有粗、硬的杂物等。低湿地带或多雨季节,闷热、潮湿污秽的环境等均可使猪易感性增强。

标签: 家畜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