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非建议那么多,猪场到底该如何做?
来源:习南之家 |更新时间:2019-04-20|点击次数:
防非建议那么多,猪场到底该如何做?
1、防控非洲猪瘟的建议那么多,哪些才是有效的? 在认为有效的经验中,如何结合猪场的实际情况落地执行? 这些问题始终困扰着战斗在防非一线的养猪人。 近日在郑州举办的“非洲猪瘟防控国际交流会”上,丹麦专家Bjarne Vest先生分享了《俄罗斯、欧洲非洲猪瘟防控和发病清场后复产经验》,他提到的“20条防非建议”得到了业内较多人士的认可。他建议防非瘟应该这样做: 1.要有自己的物流体系,不使用外面的车辆,防控非瘟第一重要的是车辆的安全处理; 2.生物安全防控不是变得越复杂越好,要按重要风险程度排序,逐级落实; 3.冬天非常冷,很多消毒药不起作用,门口消毒池安装加热装置; 4.死猪集中安全密闭存放,防止与其他野生动物(鸟,鼠,蝇等)接触; 5.卖猪所有猪出圈上车,不允许地上走; 6.一切进场物品熏蒸; 7.爆发场所有猪群单向流动,防扩散; 8.非瘟场不但要灭鼠,是要根除鼠; 9.窗户安装纱窗,防蚊蝇、防鸟,但也要注意纱窗影响通风,注意解决; 10.控制传染病一定要“早快严小”,第一时间确诊,母猪死亡突然增高,非瘟已经进场;发病场及时用PCR确诊,确诊前不要打针治疗。如确诊及时“拔牙式”清除,如排除及时常规治疗; 11.俄罗斯发病场的发病圈及时安全拔牙式清除,但隔壁圈没有感染,再次有力证明非瘟是接触性传播; 12.俄罗斯官方确诊病料由脾脏检验(不是血液); 13.俄罗斯规定非瘟场只能在场内深挖掩埋,不允许出场; 14.复场时场内多点、多次、多时间段检验,确保安全以后再复场; 15.俄罗斯一个4000头母猪场,附近2公里内猪场发生非瘟,但由于该场防控措施到位,坚持两年仍没有发生疫情; 16. 猪场不用木质材料,因为清洗不变,也易藏毒; 17. 如何复场: (1)多次洗消,圈舍,墙壁,土壤安全处理,时间6个月; (2)第一批哨兵猪如何建立; (3)西班牙说两年会有疫苗,中国可能更快。
18. 饲料、原料、饮水的安全处理,可重视酸化剂和巴尔麦氏(饲料)及巴尔比尔液(饮水)有一定效果,待评估; 19. 猪场一把手须亲自抓生物安全,所有物品没有确保安全前不要使用; 20.行业召开闭门会议,及时协商,恐惧没有用,正确行动才是王道。 此次非洲猪瘟防控国际交流会上,还有专家提出了“拔牙式”清除非洲猪瘟的做法。农业部种猪质检中心(广州)樊福好博士指出,非洲猪瘟并不是百分百“灭门”,“拔牙式”清除可以减少损失。丹麦Vest先生在报告中也有同样的建议。 “拔牙式”清除,顾名思义就是哪颗“牙”坏了拔哪颗。也就是说,如果猪场里发现疑似感染非瘟的病猪,饲养员千万不能直接接触病猪,必须由专门人员把病猪清除出猪场外,再对猪舍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就可以减少其他猪被感染的风险。 由于非洲猪瘟是接触式传播,只要能够彻底阻断传播途径,猪场就可能还有救。据了解,目前这样的做法已有成功的先例,这对于行业来说的确是一个好消息。 在业界有良好口碑的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在防非举措方面也让人眼前一亮。扬翔股份副总裁高远飞提出:“生物安全只有0分和100分”,要对抗非瘟,必须建立完整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 根据扬翔的防非经验,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1、态度决定高度,行动决定未来 防控非洲猪瘟的态度,首先取决于猪场老板有没有意识到非洲猪瘟的严重性。意识到位并行动到位,你的猪场保住的可能性就大。千万不要因为眼前的困难,产生畏难情绪,听天由命。要相信事在人为,人定胜天! 非瘟危机中,“危”与“机”始终是并存的。养猪人靠猪吃饭,中国人也靠猪肉吃饭,猪肉始终是食品消费的刚需。因此,不管付出多大代价,只要保住了猪,未来就有翻盘可能。所以,提高认识,坚定信心,严防死守,对任何一家猪场都至关重要。 2、切断,切断,再切断 在传染源无法确定、无法掌控的情况下,养户能做的就是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切断策略是防非体系的核心,它包括三个层面: 一是切断传播途径,包括猪、猪精、饲料、车辆、人员、工(用)具、虫鸟蝇鼠蛇等; 二是切断一切空间接触的可能性,每一个猪舍、每一扇门、每一道墙内外,均需建立严格的洗消和隔离机制; 三是切断料槽、水槽和疑似病猪水源。 疫病高发时期,猪场需要做的就是全力实施“切断、切断、再切断”策略。这就是扬翔在 “防非五策” (戳复习)中率先提出“加热料”的原因。目前扬翔所有饲料厂里已经实施“85℃高温闷罐处理3分钟以上”的举措。 3、细节,细节,再细节 细节指的是在切断过程中的技术细节,猪场内外相关人员在防非过程中的行为细节,还有对员工防非策略执行情况的奖惩机制等管理细节。 一切行之有效的防非理论和建议,如果不落实到每个猪场、不执行到每个人身上,都是空谈。 一句话:防控非洲猪瘟,生物安全只有做到足够细致,才能降低感染风险。养户在做好基础的防控措施之后,还要尽可能多考虑细节,查漏补缺,不断改进完善。 4、保险,保险,再保险 保险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彻底切断的可能性。 第一道保险,是针对人、猪、车、物、场,在各个环节建立结构化、流程化、专业化的切断机制; 第二道保险,是在每个切断点增加1-2步清洗、消毒、中转、隔离等保险环节,进一步确保彻底切断; 第三道保险,是通过互联网防非系统,针对线下的防非措施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协同,保障每个环节执行到位,杜绝人为操作不当或执行不到位引起的感染风险。 最后,我们再次与各位养猪人共勉:请不要过分悲观,要相信“危”与“机”是并存的。提高生物安全意识,严格执行防非措施,第一要务保住自己的猪,耐心等待逆风翻盘的机会。

上一篇:“猪高热综合征”的快速防控方案_猪病门诊 下一篇:豆类饲料加工法汇总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