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招教你防治“猪咬尾症”
一、猪咬尾症发病原因
1、异常的动物行为 很多研究者认为猪的正常行为有吸吮、哄地等,当环境改变时,这些行为不能得到满足时,则出现咬尾。断奶仔猪断奶后,它的吸吮行为和按摩母猪的乳房行为仍然强烈,当不能进行吸吮、按摩行为后便寻找其他吸吮对象如:奶头、包头、外阴、尾等,特别是尾巴。逐渐地吸吮行为变成了咬尾行为。有人观察自然断奶仔猪大约在17周龄,这时猪的吸吮刺激冲动特别旺盛,很容易诱发咬尾症。猪的哄地行为也特别强,把猪放在光洁的水泥猪圈里不能哄地,又没有稻草、杂物,这种行为就可诱发咬尾。有人在猪圈里放稻草、煤渣等或挂上铁环,供其探究导食和玩耍,可以避免咬尾。
2、饲料营养方面 当饲料营养水平低于饲养标准,满足不了猪生长发育营养需要,了能会引起咬尾症。当饲料中蛋白质水 平偏低或必需氨基酸(例如赖氨酸)缺乏、蛋能比不平衡时,猪体内蛋白质的代谢会发生紊乱,并表现兴奋互咬。B族维生素是体内许多相关代谢酶和辅酶的重要组成成分,B族维生素缺乏,则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其代谢紊乱,引起味觉异常,导致异 食癖和内分泌失调,并引起动物烦躁和改变摄食行为,增加动物的攻击性。
3、环境卫生方面 当环境单调时,猪很容易被其他猪摆动着的尾巴吸引。环境突然变化,如光照过强,猪处于兴奋状态而烦燥不安,均会引发猪咬尾症。室内温度过低或过高都能增加咬尾的可能,温度在25℃和35℃咬尾现象特别多,维持在17℃以上和20-22℃之间能预防咬尾。饲养密度和猪群大小也会有所影响,高密度和拥挤猪群易发咬尾,有人认为0.47平方米/头比0.6平方米/头猪咬尾的危险性更大。
4、遗传因素 品种的遗传因素与咬尾有关,人们观察认为大白猪和Landrace易出现咬尾症,松软耳猪比坚耳猪更易发生咬尾,杜洛克的杂交一代以及纯种长白猪的咬尾现象都较为严重。年龄和体重与咬尾有关系,人们发现咬尾平均年龄40.7天,最大日龄90-120天,体重大约在40-50千克。性别与咬尾有关系,公猪咬尾发生率11.8%,而母猪则为2.6%。
二、猪咬尾症的主要症状
猪的咬尾症可分为两个时期
1、损伤前期 特点是一只猪把另一只猪的尾巴放在嘴里轻轻地吸吮、咀嚼,被害猪能接受并忍受吸吮和咀嚼行为
2、损伤期 尾巴被咬伤甚至咬断、出血,患猪对咬尾反抗、逃避。患猪尾巴因细菌感染而发生炎症。严重者尾巴被全部咬掉, 因尾内有骨骼,被咬后很快发生感染,出现脊髓炎,椎骨塌陷,脊髓压迫及瘫痪。病原菌感染后经血液和淋巴系统转移,转移到肺脏可形成出血性梗死,进一步发展形成脓肿或脓毒血症,引起猪只死亡,并造成部分或全部胴体废弃。
三、猪咬尾症的预防
1、及时断尾 在仔猪出生时及时断尾,可结合打耳号同时进行。用断尾钳断去仔猪尾巴的1/3或1/2,烧烙合理,以不出血为宜。
2、合理分群 合理组群猪只,按来源、品种、体重、体质及采食情况等进行合理分群及定栏。转群最好是整栏转,尽可能减少合群或重新组群。出栏做到全进全出,防止交叉污染。
3、控制密度 要合理利用猪圈面积,打造适宜的饲养密度,仔猪每群以10-20头为宜, 中、大猪以6-8头为宜。也可根据每头猪适宜的占地面积选定栏舍数量,断奶仔猪为0.23平方米-0.33平方米,3-4月龄育肥猪以0.4平方米 -0.6平方米为宜,5-6月龄以0.6平方米-0.8平方米为宜。
4、及时去势 育肥仔猪提早去势不仅能提高育肥性能和胴体品质,而且还能避免因公、母猪在一起相互爬跨而引发咬尾症。
5、定期驱虫 根据环境条件、寄生虫种类及发育规律,对所养猪要定期驱虫,以防止因寄生虫诱发的咬尾症。在猪的一生中,体内驱虫2-3次;即分别在猪30-40日龄、70-80日龄、100-110日龄时各驱虫1次。同时要注意驱除体表虱、疥癣等。
6、保持栏舍卫生 做好猪的环境卫生工作,降低猪舍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做好保温、降温措施,避免湿、热、冷、光 线、噪声对猪的过度应激。猪咬尾症的发生常因个别好斗的猪引起。因此,如在圈中发现有咬尾恶癖的猪时,应及时从猪群中挑出来单独饲养,严重时使用药物治疗。饲养场地尽量选择建在通风、水质良好的地方;猪舍要既能防冻、保暖又能防潮,冬天注重保温,夏天做好防暑降温;每天清理猪舍,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
对存在轻微咬尾现象的猪群,可在饲料中增加0.1%食盐,也可采用白酒或汽油稀释后对猪群进行 1-2次喷雾,能起到有效的控制。对被咬伤的猪及时治疗处理,可先用0.1%高锰酸钾液冲洗消毒,并涂上碘酊等有助于伤口愈合和防止化脓感染。对咬伤严重的猪可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在控制猪群咬尾症上,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由于发生原因不尽相同,需因地制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防治办法。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