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饲喂程序6步走
总原则:看猪投料,看膘投料,适期适膘。
坚持六阶段饲养:
第一阶段:
配种前增量饲喂(短期优饲)。
饲养管理目标:增加排卵数,提高产仔数。
第二阶段:
妊娠前期(配种——妊娠30天)。
妊娠前期母猪采食量过大或能量蛋白水平过高,会导致胚胎死亡增加,为了使胚胎着床数量最大化,妊娠前期每日每头母猪采食量应控制在1.9-2.3Kg。特别是在配种后7天之内日喂量最好不要超过1.5公斤。
第三阶段:
妊娠中期母猪体型管理(31-75天)。
A、饲养管理目标:调节母猪体型;
B、给料程序:目标体型指数为2.5-3.0,母猪日平均采食量1.8-2.2Kg,同目标体型指数相比,每高于目标体型指数0.5时减0.5Kg/天,每低于目标体型指数0.5时,增加为0.5Kg/天。
第四阶段:
妊娠中期乳腺发育管理(76—95天)。
A、饲养管理目标:乳腺发育极大化,为产后泌乳力打下基础;
B、给料程序:母猪日采食量1.9-2.5Kg,不要超过第三阶段的饲养量;
C、如果膘情较差则从85天后开始用哺乳母猪料饲喂,日喂3Kg左右。
第五阶段:
妊娠末期增量饲喂(96-110天)。
A、饲养管理目标:胎儿体重极大化。因为胎儿体重的71%都是在产前一月内完成的(因为初生重大一两、断奶重大一斤、出栏重就会大十斤);
B、给料程序:使用哺乳母猪料,母猪日采食量3.0-3.5Kg。
第六阶段:
分娩。
分娩前5到7天根据母猪膘情适当降低采食量(产前减料),可减少产后便秘、预防子宫炎、乳房炎、产后无乳综合症的发生,提高哺乳期采食量。分娩当天不喂料,使用麸皮汤加盐。产后第二天开始逐步增加母猪采食量,直至自由采食。总之,最好使用专用料母猪料,少喂含较多杂粕的浓缩料。使用优质原料,避免使用霉变原料饲养母猪,以防流产等繁殖障碍性疾病。如能在母猪日粮中加5%的胡萝卜,或5—8%的苜蓿草粉,对粪便干结、产程过长、蹄裂、软腿等症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上一篇:如何对公猪进行充分的利用 下一篇:猪的纬度适应性来自基因渗入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