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家畜养殖

断奶仔猪腹泻的防制

来源:习南之家 |更新时间:2019-04-15|点击次数:
断奶仔猪腹泻的防制 断奶仔猪腹泻的防制[/page] 断奶仔猪腹泻是一种复杂的疾病群,是集约化养猪生产条件下的一种典型的多因素性疾病。据统计,断奶仔猪腹泻率一般在20%~30%,死亡率在2%~4%。甚至有些猪场断奶仔猪的腹泻率可高达到70%~80%,死亡率竟达到15% ~ 20%,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控制仔猪腹泻。

1 仔猪断奶后腹泻的原因

由于断奶仔猪生理功能不完善,消化机能差,免疫功能低,体温调节能力弱,所以以下因素皆可引起断奶仔猪腹泻。

1.1饲料营养成分的影晌

断奶使仔猪由以吸食母乳为主过渡到以采食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为主的饲料,如植物蛋白所占比例过高, 日粮中有抗营养因子或营养因子缺乏,易造成小肠上皮细胞的迟发型变态反应,引起水泻。一般仔猪日粮的蛋白质水平不宜高于20%。另外仔猪消化纤维的能力极弱,添加适量的纤维类物质,对仔猪胃肠道及其他消化器官的正常发育和功能及维持正常的微生物区系具有重要作用,可有效防止仔猪腹泻,但过高的纤维会使消化道黏膜机械损伤,导致腹泻。

1.2饲喂方式的影晌

过度限饲及过度饲喂,形成饥饿性和过食性腹泻。由于断奶仔猪消化机能差,短时间内食入的大量营养物质在仔猪消化道内难以消化,造成消化迟滞。未消化的养分尤其是碳水化合物易发酵,导致胃肠道中的一些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进而导致仔猪腹泻,所以生产中要少喂勤添,切忌仔猪暴饮暴食。

1.3外界环境变化的影晌

外界环境、气温的骤然升降和仔猪转群、并栏等可引起断奶仔猪腹泻,据调查,当舍内昼夜温差超过10℃时,腹泻率就会升高25%~30%,湿度高的环境也会使腹泻率明显增加。

1.4肠道菌群失调

养猪规模的快速扩大与基层兽医工作者的缺乏及部分猪场缺乏科学的用药知识,造成滥用抗生素的恶习,使胃肠道菌群失调也是仔猪断奶后腹泻的原因。

断奶仔猪腹泻的防制[/page] 断奶仔猪腹泻是一种复杂的疾病群,是集约化养猪生产条件下的一种典型的多因素性疾病。据统计,断奶仔猪腹泻率一般在20%~30%,死亡率在2%~4%。甚至有些猪场断奶仔猪的腹泻率可高达到70%~80%,死亡率竟达到15% ~ 20%,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控制仔猪腹泻。

1 仔猪断奶后腹泻的原因

由于断奶仔猪生理功能不完善,消化机能差,免疫功能低,体温调节能力弱,所以以下因素皆可引起断奶仔猪腹泻。

1.1饲料营养成分的影晌

断奶使仔猪由以吸食母乳为主过渡到以采食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为主的饲料,如植物蛋白所占比例过高, 日粮中有抗营养因子或营养因子缺乏,易造成小肠上皮细胞的迟发型变态反应,引起水泻。一般仔猪日粮的蛋白质水平不宜高于20%。另外仔猪消化纤维的能力极弱,添加适量的纤维类物质,对仔猪胃肠道及其他消化器官的正常发育和功能及维持正常的微生物区系具有重要作用,可有效防止仔猪腹泻,但过高的纤维会使消化道黏膜机械损伤,导致腹泻。

1.2饲喂方式的影晌

过度限饲及过度饲喂,形成饥饿性和过食性腹泻。由于断奶仔猪消化机能差,短时间内食入的大量营养物质在仔猪消化道内难以消化,造成消化迟滞。未消化的养分尤其是碳水化合物易发酵,导致胃肠道中的一些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进而导致仔猪腹泻,所以生产中要少喂勤添,切忌仔猪暴饮暴食。

1.3外界环境变化的影晌

外界环境、气温的骤然升降和仔猪转群、并栏等可引起断奶仔猪腹泻,据调查,当舍内昼夜温差超过10℃时,腹泻率就会升高25%~30%,湿度高的环境也会使腹泻率明显增加。

1.4肠道菌群失调

养猪规模的快速扩大与基层兽医工作者的缺乏及部分猪场缺乏科学的用药知识,造成滥用抗生素的恶习,使胃肠道菌群失调也是仔猪断奶后腹泻的原因。

3.1. 1及时及早补料促进仔猪胃肠道发育,解除仔猪牙床发痒,降低断奶后吃料的应激。一般在7日龄开始补料,方法是在干燥清洁的木板上撒少许乳猪颗粒料,颗粒料中一定要加入诱食剂,如.香味素奶精等,奶味越浓诱食效果越好,强制其吃料3d~4d,当仔猪开始采食乳猪料时,便可采用料槽。补料时,要尽量少添勤添,一般每天喂5~6次,防止饲料浪费;每天要把剩余部分舍弃,料槽清洗消毒后再用。实践证明,仔猪7日龄开始补饲,可使仔猪断奶前消化系统适应植物性饲料,胃肠消化机能得到锻炼和适应。大大降低仔猪断奶后的腹泻率和死亡率。

3.1. 2选择适宜的饲料原料,保证适宜的蛋白水平

3.1. 3 断乳后维持“三不变、三过渡”,减少断奶应激

三不变:原饲料(哺乳仔猪料)喂养1~2周、原圈(将母猪赶走,留下仔猪)、原窝(原窝转群和分群,不轻易并圈、调群);三过渡:饲料、饲喂制度、操作制度逐渐过渡。

3.1. 4搞好环境卫生,减少应激反应,创造有利于仔猪生长的环境

3.1. 5控制采食量

3.1. 6充足的饮水

3.1. 7提高消化机能

3.1. 8防制疾病

3.2. 1纠正脱水及补液

3.2.1. 1 腹腔输入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200ml~300ml,2次/d, 连用3d。

3.2.1. 2 口服补液盐让猪自由饮用。

3.2. 2抗菌消炎

在选择药物时,最好进行药敏试验,确定首选药物,不要盲目不加选择地位用抗菌药物,导致抗药性。一般情况可肌肉或静脉注射硫酸黄连素5ml~l0ml,青霉素10万单位

~30万单位和链霉素15万单位~30万单位:也可用土霉素、氯霉素、卡那霉素, 日剂量30mg/kg体重,口服4d~7d;还可用磺胺类、呋喃类、喹诺酮类药物,用法用量参照说明。

3.2. 3杀灭寄生虫

3.2. 4应用微生物制剂,调节菌群平衡

一旦发生抗菌药物无效,即可改用微生物制剂口服,以扶持肠道正常菌群,如调痢生、双歧杆菌制剂、乳酸菌素片、乳酶生、酵母片等。

标签: 家畜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