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鸡三类常见胃肠道疾病的防治【库百科农业网】

来源:习南之家 |更新时间:2020-08-29|点击次数:

鸡三类常见胃肠道疾病的防治

曹 慧 (辽宁省昌图县种畜禽监督管理站 112599 )

1 球虫病

鸡球虫病是由毒害艾美尔球虫、堆形艾美尔球虫、柔嫩艾美尔球虫、巨型艾美尔球虫等多种球虫引起。防治鸡球虫病就需要运用抗虫药物,而抗虫药物的选择则是鸡球虫病防治的关键。

选择较为敏感的抗球虫药物。由于药物与球虫都有选择性,每一种球虫都有对其进行针对治疗的药物,每一种药物也是只对一种球虫的治疗效果最好。因此,要治疗好鸡球虫病,就要通过对患病鸡进行剖检并综合患病鸡的一些症状,来对球虫寄生的部位进行判断,并通过寄生部位来对球虫的类别进行鉴别。除此之外,还要明白抗球虫药物的最佳活性时间,选择在其活性最佳时期之前的2~3天进行用药,这样能够有效防治球虫病。

制订合理地用药方案,延缓耐药性的产生。由于球虫有一些耐药性,如果长期给病鸡使用同种药物导致球虫的耐药性提高,球虫病的治疗几乎无效。因此要综合多种常用的有效药物进行轮换用药。在进行配药时,一定要掌握好抗球虫药物中各种类的比例含量,防止药物无效或者药物中毒的发生。

2 坏死性肠炎

鸡坏死性肠炎是十分普遍的鸡类疾病,能够引发鸡坏死性肠炎的原因非常多,其中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是最容易引发鸡坏死性肠炎的因素。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是厌氧性微生物,其可以生活在鸡类的肠道中,并在鸡类肠道中大量繁殖。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会产生毒性非常强的毒素,这种毒素会迅速令鸡产生病状反应,从而产生鸡坏死性肠炎。能够引发鸡肠道中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数量增长繁殖的因素有下面几种。

亚临床型球虫病会导致鸡肠道黏膜有一定的损伤,而肠道黏膜的损伤会使得梭状芽孢杆菌吸附到鸡类肠道黏膜上,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在鸡类的肠道黏膜上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发疾病。如果鸡饲料中不易消化的蛋白质和淀粉的含量过大,就会致使鸡类肠道中未被消化的饲料存在,消化酶的含量和作用效果相对降低,肠道内菌群的平衡被破环,肠胃运动减慢,鸡消化效率也变小,使得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在这种环境下大量繁殖,引发肠炎。若用燕麦、大麦、小麦作为鸡类养殖饲料时,比用玉米作为饲料时被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的机率大很多,鸡坏死性肠炎的发病率也就普遍较高。

在鸡类的养殖过程中,坏死性肠炎是十分普遍的疾病,(www.613935.com)这种疾病在鸡类生长繁殖的各个时期都有发生的可能。坏死性肠炎最早发生在鸡14日龄左右,患病几率最大的时期是25日龄。病鸡的精神涣散,身体缩成一团,身上的羽毛较为凌乱,生产繁殖的效率较差,死亡的数量普遍升高。除此之外,患病鸡一般都会患有较为严重的胆管性肝炎类疾病,但是这种疾病的发现一般是在对鸡进行食品加工生产时。因为患有严重的胆管性肝炎的病鸡的肌肉会与未犯病的鸡的肌肉有很大色差,患病鸡的皮肤上还会有黄疸,并且患病鸡肝脏较大,呈褐色,表面上看上去会有斑点与疙瘩。病鸡的鸡肉的口感、质量也是无法与健康鸡相比的。

通过对鸡坏死性肠炎的研究和实验,研究出了一系列可以治疗鸡坏死性肠炎的方法和药物。常用于治疗鸡坏死性肠炎的抗生素类药物有庆大霉素、林肯霉素、杆菌肽、氨苄青霉素。因为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是抗药性非常强的菌种,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采用迅速治疗的方案来减少患病鸡的死亡数量,保证经济上的效益。在治疗时要采用综合防治方案,用较为常规的药物进行治疗,还要用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作为细菌进行培养,并用这种细菌培养基进行药物敏感度的测试,以此选出高效敏感的药物,从而更好地治疗疾病。

3 菌落失调症

鸡菌群失调症是由于鸡肠道内非特异性细菌积聚导致鸡类发生腹泻反应的疾病。患病鸡生理上会有昏睡,反应迟钝,饮水量大量增加,排泄物普遍较稀并伴有臭味的症状发生。小肠与盲肠中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等一系列的梭状芽孢杆菌含量都有普遍增长的现象,但是这些都不是真正引发鸡菌群失调症的病因,而真正引发鸡菌群失调症的病因至今还未查出。

当患有鸡菌群失调症的病鸡解剖后,肠上会有水样的物质,还会有臌气现象,胆管被堵塞,十二指肠上有许多组织的片状物与呈黄色的粘稠状的物质。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