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肉仔鸡的饲养管理技术【库百科农业网】

来源:习南之家 |更新时间:2020-08-29|点击次数: 118

肉仔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隋喜广 (黑龙江省漠河县西林吉林业局产业发展科 165399)

1 场址的选择

本着有力于鸡群的健康,发挥其最大生产性能为终极目标,权衡利弊,慎重选择。应建立在安静卫生,尽量远离屠宰厂,家禽厂,但饲料来源要近。利于采光,通风,和排水。关键的是水源要充足,水质要经过化验达到饮用水卫生要求。远离集市和居民区。

2 准备工作

所有鸡舍要实施全进全出的管理方式,不要饲养不同日龄或来自不同孵化场的苗鸡。育雏到出售均在同一栋鸡舍内饲养,以利于疫病防治及生产安排。彻底清洗及消毒鸡舍以及器具、设备的清洗消毒。各项空间要计算好,因为饲养密度过大则意味着饲料及饮水空间的不足,从而影响鸡群生长发育及整齐度差。

若有保温伞设备,每个保温伞预定收留400只雏,并圈上40厘米高的护围,使其距保温伞的边缘100~150厘米。每个保温伞下面准备8个以上4公升饮水器及8个30×60厘米料盘。每个保温伞下悬挂100瓦灯泡,育雏前三天尽量多挂一些100瓦灯泡,以保证充分照亮饮水器及料盘。14日龄料盘可改用料桶,40只/桶或每只鸡要有5厘米的料槽长度,灯光在第四天后改为1瓦/平方米即可。检视育雏舍,做最后一次消毒,禁止闲杂人员、器具及车辆等进出,等待雏鸡到来。空舍时间应在4星期以上为宜,最少也不能低于2星期。准备好新鲜营养平衡的碎粒小鸡料,并注意使用添加球虫药的饲料。进雏前一天,将室温(距地面5厘米高度)提高到32~35℃,并将饮水器装满水,使饮水温度在小鸡到达前饮用时能达到20℃以上。

3 入雏后的管理

雏鸡到达时尽快入舍,因长途运输等原因遭到热应激时(www.613935.com),饮水内加入5%葡萄糖饮用8小时或饮电解质水(50~100克多维电解质/100千克水),饮2天。先让小鸡喝水3~4小时,然后再喂料。前3天要24小时点灯,灯光愈亮愈好,以便小鸡能充分吃料和饮水。育雏保温的第一天起,育雏舍就必须要有良好的通风,适当打开风机或窗户,以避免腹水症的发生。温度,前一星期32~35℃,每星期下降2~3℃,直至18~21℃。经常巡视鸡舍,前七天死亡率不应超过0.8%。第四天保持18小时光照直至第七天。以后每天必须清洗消毒饮水器,如加氯时,每星期必须测其浓度在,控制3毫克/升的范围,以便有效控制大肠杆菌病。第八天起,注意调整鸡群密度(扩栏),并将开食盘及饮水器向常用的喂料器(吊桶)、饮水设备(钟形饮水器)过渡。喂料器及饮水器的位置要平均分配,使每只鸡在3米范围内均能采食到饲粮。随着鸡只生长需将喂料器及饮水器等高度进行调整,以避免饲料浪费或溅湿垫料或被垫料污染。第八天起保持16小时光照,一直到(出栏)为止。鸡舍内氨的浓度不能超过20毫克/升,否则会影响肉鸡生长且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认真做好饲料及鸡只死淘记录。保持良好的通风及垫料干爽。第二十二天起换成肉中鸡料,使用到上市前一星期,换料时需3天换完,以减少换料时对鸡造成的应激。保持舍内良好的通风及垫料干爽。上市前最后一星期,换肉大鸡料,一直到出售。认真做好记录及舍内环境调整。大鸡出售后,记录饲养成绩及计算成本利润。

4 冬春季肉鸡的饲养管理

由于商品肉鸡生长速度快,导致肉鸡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同时易受饲料的质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肉鸡的饲料报酬降低、死淘率高,最终导致经济效益降低。因此,在冬春季饲养肉鸡,掌握以下肉鸡饲养管理环节非常重要。

解决好保温与通风。冬春季气候寒冷,而舍内需要的温度与外界气温相差悬殊,既要通风换气,又要保持舍内温度,这就是冬春季应解决的主要问题。鸡舍要求防寒性能好,达到保温的要求,严防仔鸡由于低温造成扎堆挤压致死的现象发生。

在通风换气的同时,注意不要造成舍内温度忽高忽低,严防由于温差过大造成应激反应引起疾病,通风口以高于鸡背上方1.5米以上为宜。当气温骤然下降,防寒保温工作跟不上时,往往易使肉鸡外感风寒,发生以咳嗽、喷嚏、气管罗音、呼吸困难等症状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因此,饲养者要掌握好气候的变化,做好防寒保温工作。鸡舍要维修好,防止贼风、穿堂风侵袭鸡群。平地饲养的肉鸡群要加厚垫料,利用垫料来提高室内温度。要勤换垫料,中午开窗通风。一般情况,6日龄开始通风,并随日龄增加,加大通风量,使鸡群有足够的氧气。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