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肉鸡支气管堵塞并发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措施【库百科农业网】

来源:习南之家 |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肉鸡支气管堵塞并发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措施

在肉鸡养殖中,支气管堵塞的发病原理无法进行预测,肉鸡支气管堵塞具有发病快、病程长、难治愈等特点,发病2~3天后会由于大肠杆菌暴发而引起包心包肝或气囊炎,造成极高的死亡率,不仅给养殖户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也不利于畜牧业的发展。下面一起具体来了解一下:肉鸡支气管堵塞并发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措施。

1、临床症状

病鸡表现:肉鸡支气管堵塞并发大肠杆菌在发病前期会出现轻微的呼吸系统异常,常见的现象有呼吸杂音、流涕、喷嚏、咳嗽等,并出现轻微的腹泻。在病发中期肉鸡所表现的症状有呼吸困难、张口呼吸、颈项伸长、偶有怪叫等,并且出现食欲不振、腹泻、呆滞等情况。在发病后期,肉鸡会出现羽毛乱飞、食量减少、粪便稀黄等情况,最后可能会出现仰面朝天,两爪伸长的猝死情况。

鸡群表现:由于支气管堵塞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因此在发病前期没有明显现象,在鸡群中要注意观察是否有个别肉鸡存在咳喘、流鼻涕、采食量下降、粪便过稀等情况。根据支气管堵塞并发大肠杆菌的病发特点来看,肉鸡多数会在夜间死亡,支气管堵塞病程较长,但是并发大肠杆菌将会造成肉鸡出现气囊炎等问题,治愈较难,通常在病发2~3天后突然死亡,呈现呼吸堵塞的憋死状态。

2、剖检情况分析

在剖检中,需要选择患有此类疾病并死亡的肉鸡进行解剖。首先解剖肉鸡呼吸系统的主气管部分,并未发现明显病理特征,因此可判断此类疾病对主气管影响较小;之后对支气管部分进行深入解剖,其二、三级分叉支气管末端有严重的堵塞情况,其病发产生的栓塞物堵塞支气管及肺泡,因此可以判断病鸡主要受栓塞物的堵塞造成呼吸不畅,出现猝死;解剖至肠道发现肠壁存在不同程度的出血情况,肠黏膜出现严重脱落现象,胆囊破裂并有深绿色胆汁流出[养殖网:www.613935.com/]。

3、病因分析

免疫因素:肉鸡呼吸系统较为脆弱,再加上呼吸系统疾病的频发造成肉鸡容易出现支气管疾病,同时免疫能力的下降使肉鸡容易感染大肠杆菌疾病,两种疾病的交叉感染及混合并发致使此类疾病治疗较难。

肉鸡的生理构造比较特殊:肉鸡内部支气管与气囊、肺部、骨骼等有很强的联系,这些部分形成一个完整的呼吸循环系统,并且其所具有的半开放式的呼吸系统使其更易感染外界病毒,从而出现呼吸道感染,同时肉鸡的胸腔及腹腔相通,中间没有膈肌对细菌及病毒进行阻隔,因此在感染大肠杆菌后病原微生物会直接感染胸肺,在解剖时可以发现包心包肺的情况,造成肉鸡身体机能下降,而使死亡率升高。

应激因素:鸡群在天气及温度骤变时会出现较为强烈的应激现象,从而导致肉鸡免疫能力下降,因此更易受病毒及细菌的入侵,再加上温度的变化增加了肉鸡感染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在冷热交替的刺激下出现支气管堵塞的病症,如果管理不精心,容易导致支气管堵塞并发大肠杆菌,致使鸡群死亡率增高。

4、预防措施

饲料及温度:在进行饲料的配制上可以向其中加入适量的药物,从而提高肉鸡的体质,增强其免疫能力。同时需要注意季节及温度的变化,尽量使鸡舍保持在恒温状态,避免鸡群出现应激情况。

清洁消毒:在鸡舍中需要定期的进行清洁消毒工作,避免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及传播,对鸡舍内的粪便需要及时处理,避免鸡粪污染料桶及水槽,降低大肠杆菌发生的几率。

做好药物预防:在肉鸡饲料及饮水中可添加适当的药物控制疾病的发生,同时也需要预防易引发大肠杆菌的疾病,如霉形体病、生理性腹泻、环境性呼吸道疾病等。

5、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对于发病的肉鸡需要交由专业的兽医人员进行检查,以此来确定病鸡所患疾病类型及疾病感染程度,之后根据病鸡的实际情况科学的进行配药、施药,对于情况较为严重的病鸡需要进行隔离饲养。

药物联用:由于肉鸡支气管堵塞并发大肠杆菌的情况较为复杂,两种疾病并发需要对药物进行合理的搭配,利用药物联用来增强药物治疗效果。

标本兼治,挖掘疾病诱发因素:在大批量暴发肉鸡支气管堵塞并发大肠杆菌病情后,药物治疗是后续的补救措施,要通过患病的肉鸡来深入调查疾病的诱发因素,做到更好的防控措施,尽量降低鸡群的发病率。

6、结语

肉鸡是群居生活的家禽,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加强饲养管理,切断疫病的传播途径和传染源。合理添加预防性药物,提高机体免疫力,保护易感动物。尽量减少一切不良应激因素的产生,降低传染病发生几率,从而使养殖利润最大化。

一、支气管栓塞病介绍

这种病以气囊炎、支气管栓塞为主,发病早、最早的10日龄一般在12-23日龄高发。鸡群死亡率短期内(1-2天)呈现急剧上升态势,一般死亡规律是第一天三五只,第二天十只二十只,第三天五六十只,高峰达到1.5%,则若不能得到及时的有效治疗,鸡群因本病造成的死亡会每日呈几何倍数递增高达10%以上,甚至可造成70%以上的高死亡率,给肉鸡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外部特征以”伸脖子“”张嘴呼吸“”怪叫“”仰着死“为主要特征。

二、发病原因

(1)气候变化无常,忽冷忽热,温差过大,有时一天早晚温差可达10℃以上,鸡群可能因受凉感冒引发呼吸道疾病。

(2)北方天气干燥,鸡舍内通常没有加湿设备,或者有加湿设备而没有利用,常造成舍内湿度只有35%—50%(正常的肉鸡饲养过程中的湿度前期为70%,3天后要保持在60%);标准化鸡舍暖风炉供暖、风机向外排风换气,送入鸡舍内的空气为干热风。舍内干燥的空气造成肉鸡气管支气管在呼吸过程中大量水分丧失,气管壁绒毛枯萎脱落,裸露的气管壁常常提供病原感染的机会。

(3)肉鸡饲养饲养密度大早期通风不当,常引起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外界温度较低,鸡舍在通风换气时,冷空气直接吹到鸡群,引起呼吸道疾病的发生。风机设计不完善,通风时留有死角,鸡舍的中间部分空气质量最差。鸡舍空气中的灰尘、皮屑、细碎的羽毛等漂浮物,被吸入气管内与痰液混合,使痰液的粘稠度增加,并随着水分的丧失逐渐形成气管、支气管栓塞。

(4)长途运输,换舍、转笼、免疫、喷雾、注射等强应激刺激。

(5)混合感染:机体抵抗力低下,传支、新城疫、大肠杆菌病、支原体、曲霉菌病等混合感染,病程稍长者均可引起支气管堵塞或气囊炎。

(6)机体患免疫抑制性疾病:家禽感染法氏囊病毒、呼肠孤病毒、马立克氏病毒等能引起家禽免疫抑制性疾病,导致免疫和治疗失败。

三、防控措施

此病症是多病因呼吸道综合症,平日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粪,定期消毒很重要,舍内要干爽、清洁,注意通风换气;同时要降低饲养密度,平衡营养,减少应激,提高抵抗力,尽量减少发病诱因。

1、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通过通风改善空气质量和降低粉尘,20天前通风要慎重,密切关注与温度的协调,可根据情况进行间歇式通风。标准化鸡舍在前期如需通风可通过风机向外抽气,普通鸡舍通风时要避免冷空气直接吹到鸡群。

2、注意舍内的空气湿度

鸡舍湿度最为重要,3天后要保持湿度在45%—60%之间,可以通过喷雾(用温水,可以加入消毒药),保持空气湿润,降低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喷雾时要注意保持舍内温度,避免因喷雾造成温度下降

3、避免强应激的发生

避免有冷应激的出现,尤其是夜间和通风换气之时。

在接种疫苗前后3天,在饮水中添加多种维生素和鱼肝油,疫苗免疫后在饮水中添加抗支原体感染的药物,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4、做好疫苗免疫工作

病毒性疾病预防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科学合理的免疫接种。接种要认真,避免漏防,冻干苗的接种方法为滴鼻、点眼(有的鸡场只进行饮水免疫,忽略了鼻腔黏膜的免疫,造成免疫保护力不够)。四、治疗心得1.根据鸡的具体情况,以及鸡的日龄去推算支气管堵塞用药方案,一般10日龄前,使用解表化痰的药物去解除堵塞,花去浓稠痰液。一般饮水6-8小时,让每只鸡都喝到药,另外如果有呼吸道问题,需要配合支原体的药物或者强力霉素来使用。2. 鸡20日龄以后根据治疗经验,一般都多少会有病毒性问题,需要配合抗病毒的药物使用。如果配合强力成分阿奇成分的会更好3.退烧,发生支气管堵塞的鸡多多少少会有鸡体发烧的问题,退烧是关键!4.补充能量。鸡在发病期间对微量元素,维生素的需要更大,甚至有的鸡不吃不喝,用药也于事无补,此时使用葡萄糖 vc 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五、治疗方案:上午:支堵克饮水6-8小时,配合退烧的柴胡使用 下午:抗病毒药物毒消 +大肠杆菌药物菌威使用饮水8-12小时,全天补充vc 葡萄糖。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