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冬季鸡群防止冷应激的措施【库百科农业网】

来源:习南之家 |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冬季鸡群防止冷应激的措施

张景英 (黑龙江省宾县畜牧兽医局 150400)

1 鸡舍保温

鸡只在寒冷的鸡舍里,通过分解体内脂肪产生大量热能抵御寒冷,或者加大采食量进行自我调节。这样不仅降低体质,而且降低饲料转化比。因此,做好鸡舍防寒保温工作是秋冬季饲养管理的重点。增加鸡舍保温隔热层,鸡舍顶棚的失热占舍内总失热的60%以上,顶棚的隔热层薄厚、隔热材料对鸡舍保温起着决定性作用。墙壁的导热性也很要紧,如果秋冬季发现鸡舍顶棚和墙有结霜现象,就应增加保温层的吊棚,用塑料布或油毡纸增加隔温层,也可在主风向距鸡舍适当的地方,设挡风屏障以缓解寒风侵袭。鸡舍最适产蛋温度为18~23℃,最理想的温度为21℃。如果低于13℃种鸡产蛋下降,低于12℃肉鸡生长发育严重受阻。冬季气温低时,降低风扇的转速,减少空气流通量,以0.1~0.3米/秒为宜。

标准化鸡舍在天气转冷后应关闭纵向通风进风口、湿帘,以免冷空气来临时造成冷应激。同时,鸡舍里侧靠湿帘的地方,应安装空气导流板,使冷空气进入鸡舍后处于鸡舍的上层,以减少冷空气对鸡体的刺激。对于规模较小的养殖户应根据实际条件,增加鸡舍保温隔热层。鸡舍北侧迎风面应增加保温吊棚,用塑料布增加隔温层,北侧窗口设挡风导流板以缓解寒风袭击,南侧窗口装好玻璃或塑料薄膜,并随时检查四壁及屋顶,修补除换气孔窗以外的所有孔洞及裂缝。出粪口要安装插板,以挡风御寒,夜间在窗口和门口挂上厚门帘,以利于保温。也可增加煤炉,暖风炉等方式进行鸡舍御寒保温。

2 防潮除湿

舍内湿度过大会降低羽毛的保温性,潮湿增加的风冷效应不利于鸡舍保温。减少地面洒水,降低带鸡消毒用水量,经常检查饮水系统,以免淋湿鸡体,加大体热散发。及时清除舍内存留的鸡粪,减少鸡粪内水分蒸发造成舍内湿度的增加。必要时舍内放置生石灰可起到吸湿的作用,此外在外界气温适宜时加大换气量来降低舍内湿度。

3 增加饲料营养

在不同舍温下,能量需要量不同。冬季蛋鸡每天能采食115~120克,(www.613935.com)应提高饲料能量以满足低温热能的需要。冬季应在饲料中增加高能量的饲料比例,适当降低蛋白质含量。喂料量适当增加,以保生长、产蛋不受低温影响。在气温逐渐上升或下降的情况下,鸡群可以通过调整采食量,来满足热能的需要。假若寒流到来,气温突降,鸡群本身不能调整采食量,就会造成很大的应激。所以,冬季养鸡应注意气象,在寒流来前1~2天给鸡群每只增加10~20克饲料量,持续3~5天,以应付气温下降时热能之不足。当寒流过去,气温回升后,立即恢复原来饲料量,免得过肥。气温逐渐下降时,每下降3℃,应给鸡加料5克左右,使鸡得到足够的热量,以维持体温和产量水平。进入冬季时,将饲料热能调高,使肉种鸡每天能采食150~170克饲料,以满足低温热能的需要,同时要特别注意各种氨基酸的质量和数量。并且在寒流来临前1~2天给每只鸡增加5~10克饲料,持续3~5天,使鸡维持正常体温和产蛋水平。寒流过去、气温回升后,再恢复原来饲料量。同时要特别注意各种氨基酸的质量和数量以及饲料比例,适当降低蛋白质含量,添加适量高能量原料。维生素C在抗寒冷应激情况下也起重要作用,在冷应激下,机体内合成的维生素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补充一定的维生素C可促进机体生长,提高产蛋量和蛋壳强度。

4 做好通风换气

冬季为了保温,应关窗闭门、四处严密,不进行通风换气,结果易造成舍内空气污浊,湿气增大、垫料潮湿,轻者对鸡的羽毛生长和脚部不利,重者由于空气环境恶化,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甲烷及粪臭素等增加,灰尘及微生物等超过鸡舍卫生标准,致使鸡群发生呼吸系统疾病、肉仔鸡腹水症等,造成经济损失。因此,不可单纯为了保温,不进行通风换气,应保持舍内一定的气流速度,一般认为冬季舍内气流速度应在0.1~0.2米/秒之间,可使鸡舍内氨气浓度不超过200毫克/千克,硫化氢不超过10毫克/千克,二氧化碳不超过0.5%,达到鸡舍卫生标准要求。

标准化鸡舍一般根据目标舍温与舍内最小通风量进行设定风机自动运转。但饲养管理者也要关注大风恶劣天气对舍内通风的影响。养殖户可通过敞开上部换气窗进行换气,严寒天气可在中午较暖和时打开气窗进行换气,晴天一般可在中午前后断续开窗换气数次,每次约10~30分钟。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