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乌骨鸡的养殖技术 乌骨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库百科农业网】
商品乌骨鸡的养殖技术 乌骨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乌鸡又称乌骨鸡,是一种经济价值高,并具有药食兼用作用的珍贵禽类,由于原产我国江西泰和县故又称泰和鸡。乌鸡为传统的珍贵中药材,驰名中外,国际上誉为“禽中明珠”。目前市场上的商品乌鸡大多由乌鸡亲本杂交而来,这提升了本品种的生产和经济性能。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商品乌骨鸡的养殖技术 乌骨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一、育雏期饲养管理(0~8周龄)
1.接雏准备
(1)育雏舍的清洗与消毒。根据生产计划,至少在进雏前1周,首先对育雏舍进行修缮维护,然后彻底清洗、消毒,空置待用。操作方法:清扫除去粪污后,用高压水枪冲洗,再常规消毒1~2次,最后把育雏器具及垫料放入育雏舍,密闭门窗进行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42毫升甲醛加21克高锰酸钾,熏蒸时间24小时以上)。
(2)器具物资准备。备足开食盘(纸)、饮水器以及清洁用具、兽医用具等,并认真清洗、消毒。
采用地面平养育雏时,要事先准备充足的干燥、柔软、无霉变的垫料,如锯末、砻糠或者稻草等。首次用量以育雏舍地面铺厚5~10厘米为宜。
检修锅炉、木屑炉、红外线灯、保温伞等加温设备,确保能正常安全工作。进雏前应预先升高舍内温度,使其符合育雏要求。
2.进雏
(1)雏鸡选择。雏鸡应选自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的健康种鸡场,雏鸡大小均匀、绒毛有光泽、精神活泼、叫声响亮、肛门无粪便黏附。入舍后,应静置片刻,再清点只数,放入保温区。
(2)雏鸡饮水与开食。雏鸡出壳24~36小时后应逗引其第一次饮水。可用20℃左右的温开水或0.01%的高锰酸钾溶液,也可加入 5%~8%葡萄糖和0.05%~0.1%维生素C,以减少应激。
雏鸡饮足水后即可开食喂料。在开食盘(纸)中撒上半熟半湿的碎米,当雏鸡开始习惯啄食后再用雏鸡料。喂料应少喂勤添,0~2周龄每昼夜喂5~6次饲料,3周龄开始每昼夜喂4次料即可。每次料量以20分钟左右吃完为宜。2~4周龄后可改用料槽饲喂。
(3)温度、湿度控制。乌鸡雏鸡对温度、湿度的要求比较高。4日龄内应保持34~35℃(红外线灯、保温伞等加温设备下的鸡背高度位置的温度值);5~8日龄33~34℃,以后每周降2~3℃,5周龄后保持在20~25℃,第1周室内相对湿度为65%左右,以后为55%左右。
(4)光照控制。育雏最初3天实行23小时光照,1小时黑暗。4天以后每天减少两小时光照,直至自然光照。
(5)饲养密度。乌鸡雏鸡的饲养密度不宜过大,一般14日龄内每平方米40~50只,15~28日龄每平方米20~30只,28日龄以后每平方米15只左右。
(6)通风管理。育雏舍要注意适度通风换气,保持舍内空气清新。
二、育成放养期饲料管理(9周龄至上市)
1.鸡棚和围栏的搭建
放养棚舍的搭建以安全、简易、经济为原则。放养场地应用1.8米左右高度的钢塑网、尼龙网或竹片等圈成围栏,便于管理,同时避免鸡只丢失和兽害。
2.转群放养
雏鸡脱温后,一般选择在晴天早晨从育雏舍转往放养棚舍,并开始室外放养觅食。放养场地选择在地势高燥、避风向阳、环境安静、水源方便、无污染、无兽害的竹、茶、果、桑园和疏林等地。
3.调教
适当调教可形成条件反射,减轻管理强度。训练方法如下:放养期早晨放牧时,一位饲养员拿料桶,边走边抛撒饲料,并敲料桶或吹哨,避开浓密草丛,朝放养场地引领鸡只;另一位饲养员在后面驱赶直至全部鸡群进入放养场地。中午在放养区内设置补料槽和水槽,加入少量配合饲料和清洁饮水,用同一信号引导鸡群采食1次。同时,驱赶提前归舍的鸡只。傍晚时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归舍驯导。由近到远,如此反复训练5~7天。
4.放养模式
根据经济条件、人力状况、技术水平和放养场地大小、植被情况等,养殖者可自行确定饲养规模。初养时规模不宜过大,待有经验后再发展扩大。一般放养密度为100~200只/亩,每群鸡控制在500只以内为宜,建议采取轮牧、放牧等生态循环种养结合模式。
5.预防兽害,减少应激
乌鸡的应激性较强,生产中应尽量避免转群、免疫操作、人员进出、天敌出没等带来的应激,为乌鸡生长创造良好环境。
三、饲料营养
乌鸡个体较小、耗料较少,在日粮配制中需要采用能量值适中、粗蛋白质含量高的优质饲料配方,以更好地发挥其生长潜力。
1.参考性营养指标
见表1和表2。
2.饲料质量安全
以玉米、豆粕等为乌鸡饲料原料,应保持其质量安全。放养期间,鼓励鸡群多从室外觅食新鲜虫、草,配制全价料作为补充供料。
四、疫病防控
乌鸡体质相对较弱,除了要加强精细化管理外,还需要强化防疫措施。
1.建立防疫制度
鸡舍、鸡棚应避免外人进出,门口设置消毒池。
每周应对饲养环境带鸡消毒1~2次。用品用具定期清洗消毒。常用消毒药品有烧碱、消毒威、百毒杀、聚维酮碘等,按使用说明配比稀释。
2.制订免疫计划
鸡群应定期驱虫、免疫。
一、掌握适宜的温度
乌骨鸡体型小,初生雏鸡体重仅有31~33克,对外界的适应能力比较差,育雏室的温度要稍高一些,在育雏的第一、二天育雏室内温度要保持24℃以上,育雏器温度可采用35℃。随着雏鸡日龄的增加,育雏器温度,要逐渐降低,一般每周降低3℃左右,直至育雏器温度与室温相同时,可停止育雏器给温。
在整个育雏期间,必须给雏鸡创造一个平稳、合适的温度环境,切忌温度忽高忽低,否则剧烈的温度变化将导致不良后果。从育雏期结束至商品乌鸡上市,这一阶段可采用常温饲养。
二、调整相对湿度
雏鸡适宜的相对湿度是1~10日龄为60~70%,10日龄以后为50~60%。提高室内湿度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在煤炉上放置水壶或水盆烧开水,以产生蒸气;如果在网上养鸡,可以向空中、地面喷水;地面育雏的可以放一些潮的草捆。要想降低室内的湿度,可以利用窗户通风换气,但应注意室内温度;地面直接育雏的可以往垫料上撒些过磷酸钙,用量为每平方米0.1千克,或将过磷酸钙与垫料搅拌混合,切忌用生石灰。
三、通风换气
鸡舍通风换气的目的是排出鸡舍内污浊的空气,换进新鲜空气,并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在一般情况下,育雏室内二氧化碳的含量要求控制在0.2%左右,不应超过0.5%;氨气的含量要求低于10微升/升,不能超过20微升/升;硫化氢气体的含量要求在6.6微升/升,不应超过1.5微升/升。室内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含量可通过仪器测量,多数情况下是靠饲养人员的感觉和嗅觉。如果早晨进入鸡舍时感觉臭味大,时间稍长有刺激眼睛的感觉,表明氨气的浓度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已超过了允许范围。
通风换气在育雏前期主要是通过育雏室的风斗来实现的。3周龄以后,密闭式及笼养等密度大的鸡舍可通过动力机械(风机)进行强制通风。开放式鸡舍基本上都是依靠开窗进行自然通风。只要饲养员注意经常通风,及时清除鸡舍内的粪便,加强管理,室内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含量不易超过允许浓度。
四、饲养密度合理
在生产实践中,饲养密度要根据鸡舍的构造、通风条件、饲养方式、饲养管理条件、鸡的日龄进行调整。在平面饲养乌骨鸡时,建议饲养密度为5周龄以下的雏鸡每平方米饲养23~25只,5~10周龄的鸡每平方米饲养20~23只,10~16周龄的鸡每平方米饲养16~20只。
五、加强日常管理
乌骨鸡的喂养与日常管理是根据其生长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而进行的。首先应供应乌骨鸡充足的饮水,通常在雏鸡进入育雏室后,让其休息并适应室内环境片刻,即可供水。建议供给含有5%葡萄糖和0.1%维生素C的饮水,以增强雏鸡体质,缓解运输途中引起的应激,加强体内有害物质的排泄。供应的饮水水温应接近室温(16~20℃),水量要充足。饮水器的大小及距地面(或网面)的高度,应随鸡的日龄增长而逐渐调整。饮水器应每天刷洗。
在中、小型乌骨鸡场和个体养殖场中,应尽量供给自来水或清洁的井水,避免供给河水。商品乌骨鸡是肉用鸡,从初生雏到育成出售,需要饲养90~110天,出售时,平均体重可达1千克。这一阶段为最佳经济效益期,饲养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造成增加成本,降低效益,因此要实行科学喂养。
刚孵出的小鸡要适时开食,一般开食时间在雏鸡出壳后24~36小时。乌骨鸡开食的饲料要求新鲜、颗粒大小适中、易于啄食、营养丰富、易消化,也可采用全价配合饲料的粉料。
雏鸡开食时通常采用浅平盘,或将饲料撒在已消过毒的报纸或深色塑料布上。开食时要尽量计每只小鸡同时吃到饲料,每2小时喂1次料,在每次喂料量和日喂次数上,要按照"少喂勤添八成饱"的原则,每次撒喂的饲料应在20~30分钟内吃完。开食后要查看小鸡嗉囊是否充满,对嗉囊中无食的鸡要采取强制开食。可在饲料中加入少量干净蹬砂砾,以便促进消化吸收。喂食时间应相对稳定,不要经常变化,以便建立采食的条件反射。
观察鸡群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应经常观察鸡群的采食情况、精神状态、粪便颜色以及有无恶癖等,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上一篇:玉米旋耕机的使用及注意事项【库百科农业网】 下一篇:梅山猪【库百科农业网】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