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花腐病的发病症状、 因素及防治措施
1、发病症状
发病初期,黄瓜的花呈现现水渍状,后逐渐变成褐色腐烂!幼瓜顶部开始呈现现水渍状,逐渐向上扩展腐烂,颜色呈现现褐色。在温度较高、空气相对湿度较大时,病情发展较快,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2、传播渠道
黄瓜花腐病属于真菌性病害,病菌重要以菌丝体随病残体或产生的孢子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春随着温度升高,开始感染黄瓜的花和幼瓜,染病位置会长出大量孢子,凭借风吹、雨水流动和昆虫活动进行传播。
3、发病 因素
大棚种植的黄瓜,温度高、湿度大,满足花腐病病菌的感染、传播条件(温度18-25摄氏度,相对湿度大于90%)。如果出现阴天光照弱、个别植株长势较弱、幼瓜或花有损伤等情况,极易引起发病,生产中堤防增加管理,减少植株染病的几率。
4、防治措施
4.1 清洁大棚
上茬作物收获后,及时彻底清理残茬落叶,防止病菌留存。
4.2 土壤消毒
利用7-8月休棚时间,对大棚的土壤进行消毒处理,有条件的地方采用蒸汽消毒。一般情况下采用干湿交替二次闷棚法进行消毒处理成效较好。
4.3 起垄种植
黄瓜秋冬茬种植,成长期长,一般采用大小行(小行60-70 cm,大行70-80 cm)起垄种植,垄高25-30 cm。前期,行间不覆盖地膜,降温后覆盖地膜,以降低空气湿度,减少黄瓜花腐病产生几率。
4.4 轮作换茬
黄瓜花腐病的菌丝体能够随病残体或产生的孢子在土壤中越冬,连作种植发病几率大增。因此种植2-3年后,轮作种植茄科、豆科作物3-5年,以减少花腐病的产生。
4.5 增加有机肥和生物肥的施用
土壤中有机肥含量少,会造成土壤板结,渗透性和透气性差,偏施氮肥,植株长势变弱,发病几率高。应增加有机肥和生物肥的施用,以调节和改善土壤结构,一般每667 m2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加适量生物菌肥)8-10 m3。同时增加钙肥和钾肥的补充,增强植株抗性。
4.6 增加温室内的温度管理
高温高湿条件比较适合花腐病的感染和传播,应及时调节温室内的温度,白天室温控制在23-30摄氏度(正午前后温度高时,堤防通风降温),夜间控制在13-16摄氏度,既适合黄瓜的成长需要,又可减少花腐病产生。
4.7 调节温室内湿度
黄瓜成长适宜的土壤湿度为80%-90%,空气相对湿度为80%-85%。进入冬天,温度变低,严禁大水漫灌,采取小水勤浇的形式,降低室内的湿度,有条件的地方采用滴灌种植为好。其次11月上旬开始,行间覆盖地膜,进行膜下浇水,以减少水分蒸发,降低湿度,同时保持棚膜清洁,增加透光性。正午前后及时通风换气,降低室内湿度。4月中旬后,温度升高,湿度降低,及时去掉地膜,视情况喷水增湿。
4.8 及时摘除残花
每天检查一遍温室,发现有病残花、病果、弱小瓜,及时摘除,带出室外处理。随手丢在室内,极易引起病菌传播,另外堤防拿过病花、病果的手及时清洗后再操作下一株,防止株间传播。
4.9 植株调整要细心
黄瓜整枝、落蔓时,谨慎小心,不要碰伤黄瓜的顶花和幼瓜,最好在下午进行,此时植株水分小,相对疲软,对顶花和幼瓜的损伤小,染病几率降低。
4.10 化学防治
对已经发病的植株及时进行化学防治。花期和幼瓜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64%?霜?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69%烯酰吗啉600-800倍液,50%苯来特(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200-1 500倍液或60%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间隔7-8天交替喷药,连续喷药2-3次。
上一篇:黄瓜如何施肥能条直产量高 下一篇:人面子的生态习性和对生长环境的要求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