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花卉种植

黄瓜病毒病,黄瓜病毒病图片,怎么防治黄瓜花叶病毒病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0-05-26|点击次数:
黄瓜病毒病,黄瓜病毒病图片,怎么防治黄瓜花叶病毒病-库百科养殖网 黄瓜病毒病,黄瓜病毒病图片,怎么防治黄瓜花叶病毒病66

黄瓜病毒病是由病毒侵染引起的系统性病害,不同年份之间发生程度有所差异,春季保护地栽培和秋季露地栽培黄瓜均可发生。

黄瓜是大家非常喜爱的一种瓜果,能消炎、祛痰、镇痉等,深受市场的欢迎,也吸引了许多朋友种植。然而,在黄瓜的种植过程中常常会受到病毒病的侵染,造成植株枯萎死亡,影响其种植产量和经济效益。那么,如何防治黄瓜病毒病?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介绍黄瓜病毒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

timg.jpg图:黄瓜病毒病

一、黄瓜病毒病的症状

1.花叶型病毒病:在新抽的幼叶上症状最为明显,老熟叶片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在新叶上出现黄绿相间的花叶症状,叶片成熟后变小、皱缩、边缘卷曲。在果实上表现为瓜条出现深浅绿色相间的花斑,染病后瓜条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畸形。发病严重时,植株矮小,茎节间缩短,使植株萎蔫。

2.皱缩型病毒病:新叶沿叶脉出现浓绿色隆起皱纹,叶形变小,出现蕨叶、裂片;有时沿叶脉出现坏死。果面产生斑驳,或凹凸不平的瘤状物,果实变形,严重病株引起枯死。

3.蕨叶型:黄瓜植株生长点新叶无法正常开展,而后变细皱缩成蕨叶状,叶缘向内卷曲,多变成鸡爪状,植株生长点受到严重抑制,达不到正常的生长高度。

4.绿斑型病毒病:新叶产生黄色小斑点,以后变淡黄色斑纹,绿色部分呈隆起瘤状。果实上生浓绿斑和隆起瘤状物,多为畸形瓜。

5.黄化型病毒病:中、上部叶片在叶脉间出现褪绿色小斑点,后发展成淡黄色,或全叶变鲜黄色,叶片硬化,向背面卷曲,叶脉仍保持绿色。 图:黄瓜病毒病

timg (2).jpg

二、黄瓜病毒病发病特点

黄瓜病毒病主要由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花叶病毒(TMV)和南瓜花叶病毒侵染所致。病毒随多年生宿根植株和随病株残余组织遗留在田间越冬;也可由种子带毒越冬。病毒主要通过通过种子、汁液摩擦、传毒媒介昆虫及田间农事操作传播至寄主植物上,进行多次再侵染。病毒喜高温干旱的环境,最适发病环境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80%左右;最适病症表现期为成株结果期。发病潜育期15~25天。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病毒病的盛发期在4~6月和9~11月。年度间高温少雨,蚜虫、温室白粉虱、蓟马等传毒媒介昆虫大发生的年份发病重。防治媒介害虫不及时、肥水不足、田间管理粗放的田块发病重。

三、黄瓜病毒病防治方法

1.黄瓜病毒病的发作与种类关系密切,广阔菜农朋友在栽培时应尽量选用抗病毒性比较强的黄瓜种类。耕种前种子消毒可以必定程度消除种子内的病毒,下降发病率。试验表明,种子消毒均匀下降发病率7%。种子消毒方法有两种:一是干热处理。将干种子置于70℃的条件下,处理1~3小时,但种子有必要是干籽,不然影响发芽;二是药剂处理。用10%的磷酸三钠浸泡种子15~2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刷数次,可下降发病率。

2.主意设法改动棚室里面的环境条件。黄瓜病毒病的发作与高温、干旱、强光照有紧密的关联性,在黄瓜成长期间应该通过铺挂遮阳网遮阴下降温度、浇小水勤洒水、坚持土壤湿润,并对黄瓜及时喷水等方法给黄瓜成长发明有利于黄瓜成长,不利于病毒病发作的环境条件。 图:黄瓜病毒病

3.杀灭棚内害虫。病毒病主要靠桃蚜、棉蚜、粉虱等刺吸式害虫传毒,如棚内的这些昆虫是带病毒病的,搞好刺吸式害虫防治可有用堵截病毒病的传达媒介。

4.加强植株办理,合理进行田间操作。适期耕种,培养壮苗,定植时防止伤根,加强肥水办理,促使植株成长强健,增强植株抗病及耐病能力;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拔除,采种要留意清洁,防止种子带毒;采收等农事操作留意削减植株磕碰,中耕时削减伤根,洒水要当令适量,防止土壤过干。在整枝、打插、采收时要先进行健株,后进行病株,触摸病株的手用肥皂水洗净,防止或减轻机械传达的机会。

timg (1).jpg图:黄瓜病毒病

5.药剂防治:在发病始见期或发病前开始防治,病毒抑制剂和生长促进剂配合施用防效更佳,生长促进剂可选用1.8%爱多收水剂4 000~6 000倍液等,病毒抑制剂可选用2%菌克毒克水剂200~250倍液,或20%康润一号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l.5%病毒灵乳油1 000倍液,或l.5%植病灵II号乳剂1 000倍液,或40%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注意交替用药。

做好黄瓜病毒病的防治工作,是实现黄瓜种植经济效益的基础。

标签: 花卉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