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果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瓜果种植

巧治果树腐烂病【库百科农业网】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0-08-29|点击次数:

巧治果树腐烂病

果树腐烂病是一种顽固性病害,尤其多发于苹果园,常给果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现将多年来对果树腐烂病的防治经验总结如下,供果农朋友参考。

一、腐烂病的分布及危害

腐烂病俗称烂皮病、臭皮病等,在我国东北、华北等地区均有分布。近年来,由于种植效益下降,再加上果农对果园管理粗放,腐烂病在河南省扶沟县的发病情况有上升趋势。发病严重的果园,枝干上病疤累累,主枝残缺不全,常造成树木枯死。

二、腐烂病的分类及症状

腐烂病主要危害结果树上的树皮,主干分叉处最易染病,有溃疡和枝枯两种类型,受害树皮层腐烂坏死。1.溃疡型。在溃疡型腐烂病发病初期,病部呈红褐色、略隆起、组织松软,树皮上出现灰褐色水渍状斑点,手压病部常流出红褐色汁液,有酒糟气味。发病后期,病皮失水干缩、变黑褐色下陷,其上着生黑色小粒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天气潮湿时,分生孢子器吸水后从孔口涌出橘黄色、卷须状的分生孢子角。

2.枝枯型。枝枯型腐烂病多发生在衰弱的小枝条、果台及干桩等部位。在适宜条件下,病斑纵向发展比横向发展快,病斑绕枝干一周后上部枯死。

三、病原

果树腐烂病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进行侵染。病菌侵入寄主后,在韧皮部孳生蔓延。在秋季老病疤上可见大型黑色颗粒,用放大镜观察,可见其顶端中央有一个较大突起,周围环生很多小突起,即病菌的子座和群生的子囊壳。

四、发病条件

腐烂病主要由病菌侵入感染引发,冬季冻害、春季干旱、夏季日灼以及地势低洼积水为发病主要诱因。此外,该病的发生情况受品种、树势等因素的影响也较大。五、防治及后期管理

对于果树腐烂病,应本着“早、小、绝”的原则进行防治,力争取得最佳效果。

1.掌握腐烂病的发生、发展规律,适时进行药剂防治。9月下旬对果园进行一次全面清查,找出发病的果树,对病斑进行刮皮处理。刮除病斑时,注意切面要光滑,刮除部分应大于病斑4~5毫米,然后用40%福美砷30倍液+皮胶2 000倍液涂抹伤部进行杀菌消毒,并经常观察病情的发展。10月上旬,用波美0.5度石硫合剂或50%多菌灵25倍液涂抹所刮病斑,进一步控制病情发展。10月中旬,再次对果园进行全面检查,对未完全控制的病斑用10%蒽油乳剂喷涂,并在病斑周围喷涂50~100毫克/千克的赤霉素溶液,以促使产生愈合组织。

2.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和抗病能力。在施肥上应做到有机肥与氮、磷、钾复合肥配合使用;要重施有机肥,以提高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同时要补充微量元素肥及生物菌肥。在易发生干旱的地区,要注意防旱抗旱。根据果园的实际情况,调节和控制结果量,平衡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防止大小年现象。同时要结合修剪清理病枝及时防治叶部、根部的病虫害,并将清理出的植株病残体集中烧毁,以防病原菌传播蔓延。总之,要通过多种途径增强树势,提高植株抗病性。

3.加强后期管理。对腐烂面较大的盛果期大树,应及时采用桥接的方法进行补救。桥接分为单头桥接和双头桥接两种方式,具体操作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果树根部或树干基部的萌芽进行单头桥接。另外,每年在果树落叶后及时涂白(生石灰、硫黄粉、食盐、水比例为5.0∶1.5∶2.0∶36),可防止病菌侵入,并有杀菌作用。●

肖援朝李士杰国有扶沟林场461300

标签: 瓜果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