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果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瓜果种植

山东苹果价格反周期下降【库百科农业网】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山东苹果价格反周期下降

一度被炒至“天价”的苹果,如今遭遇“寒流”。5月下旬,在苹果主产区山东省胶东半岛,许多经销商和个人去年秋天高价收来的苹果,仍积压在每天耗资不菲的冷风库里,出库价已略低于收购价。部分主产地苹果库存压力较大,加之应季水果的大量上市,苹果价格继续下跌。

去年秋季,一些原来养猪的、收大蒜的都来收购苹果了

去年秋季苹果收购季节,市场看涨预期强烈,苹果收购价格屡创历史新高。威海市水果商会秘书长阮树兴说,去年威海大约30%的苹果是老百姓自己放在冷库里的。在这一过程中,苹果“泡沫”也开始泛起,并逐步累积,最后到达了“历史最高价位”。

烟台广联果蔬专业合作社总经理于立江认为,除了涨价预期较强外,西部产区苹果受干旱影响品质下降也是一个原因。部分西部产区经销商涌入山东,价格被一路抬升。“后来许多‘新手’加入炒作,加上后期果农惜售,每斤一级苹果收购价一度高达3.3元,最终到消费者手里,价格就高得离谱了。”

“仿佛一夜之间,全国的经销商都来了,喊着抢着收购烟台苹果。”烟台市苹果协会会长赵培策说,“甚至一些原来养猪的、收大蒜的,都跑到烟台收购苹果了。”

今年5月,内外销双双受阻,苹果价格反周期下降

按照往年规律,西部产区的苹果不耐储藏,一般会在5月份之前集中售尽。5月过后,山东苹果就会迎来一个销售旺季,价格也会随之上升。然而,今年山东苹果价格并未随着5月份的到来出现回升,而是持续下跌,现在每公斤一级果的价格比4月份再次降低了1元。加之苹果价高使出口不畅,进一步助推苹果价格下降。

威海大水泊镇崇合蔬菜水果合作社总经理于海滨介绍,威海的冷库储量本来就过剩,往年以存放半库居多。“去年苹果价格创下历史新高,冷库储量也创下新高。”正常情况下,每斤苹果的包装、运费、人工、电费等成本是5角钱。按照去年每斤3元的收购价格,今年至少要卖到3.5元,才能不赔钱。

于立江说,最近几年,合作社储存的苹果每年都在1万吨左右,以出口东南亚为主。“2019年的形势大不如前两年。”主要原因在于苹果本身的收购价格太高。此外,人民币加速升值,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货币又迅速贬值,“两相夹逼,苹果也就出不去了”。2019年的苹果“泡沫”正在加速破灭。

库存压力加大,应季水果上市导致价格下降

目前部分主产地区库存较往年多20%,加之西瓜、葡萄、荔枝、龙眼等应季水果将大量上市,苹果价格继续下降压力增大。赵培策说:“去年5月初,60%—70%的库存苹果都已经销售出去了,但现在销售了还不到一半。”

值得注意的是,烟台苹果大约40%的库存是在“一些新手和一些果农散户中”,这些人很多都把握不了苹果行业的基本规律和收购品质,也没有固定的销售渠道和客户。“而这个群体在去年高价收购时投入的热情最大,今年摔得也最惨。”有关人士说。

威海大水泊镇崇合果蔬保鲜库经理于崇合说:“去年直径80毫米以上的苹果每斤收购价格最高的时候达到3元多钱,而现在出货的价格只有2.7元左右,已经开始赔钱了。”

近年来,以苹果、白菜、大蒜等为代表的部分果蔬品种,频频陷入大起大落的“价格怪圈”,最终损害的是农民和消费者的利益。政府应改善价格调控手段,坚决打击借机炒作农产品的行为。行业协会也应发挥积极作用,更要避免“合谋”涨价。

相关新闻: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去年(2010年)秋天,苹果身价暴涨,而近期,苹果出库价格急转直下,昔日高价买进的苹果现在无人问津。专家表示,苹果价格泡沫破裂,反映出目前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的“短板”。

出库价格不仅没有上涨 反而“拦腰一刀”

山东菏泽曹县拥有众多冷库,以往大多存储的是大蒜、圆葱等蔬菜,因为对未来市场看好,去年秋天,不少果蔬经销商购进了大批的苹果。但近期,苹果出库价格不仅没有上涨,反而是“拦腰一刀”。

经销商:秦冠也就是7毛5、8毛一斤,一斤就要舍(亏损)一半,红富士进的时候1块7,现在也就卖1块2、3,一块2。

同样类似的情况发生在山东多地,对此,山东省商务厅市场运行处副处长郭宏伟表示,随着库存逐渐上市销售,苹果有价无市的局面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郭宏伟:苹果是有一些囤的,有些市反映囤的比较多一些,最近就要出货了,因为苹果的存储期2到3个月,不能再囤了。

大量积压、供求关系变化导致价格泡沫破裂

按照往年的情况,“五一”过后,市场上的苹果价格会上涨,为何今年不但没涨价,反而低价销售却无人问津呢。我国苹果主产地、山东烟台苹果协会会长赵培策表示,主要因为去年收购价过高,不少人收购后惜售存在冷库里,造成今年(2019年)苹果大量积压,供求关系变化导致价格泡沫破裂。

赵培策:去年秋收的时间,收购苹果的价格比较高,高的出奇。我们果农都不理解。

赵培策告诉记者,看到价格高的离谱,他和不少同行及时收手,但还是有大量的资金前来收购,仿佛一夜之间,全国的经销商都来了,抢着收购烟台苹果。正是这股力量,最终将苹果价格推到天价。

赵培策:去年参与经营苹果的队伍掺杂了一些杂音,有一部分搞其他产业的,你比如说搞建筑的,搞服务行业的等等,看到前几年苹果价格高,就勾起了他的欲望,搞炒作,游资炒作,这部分人比较多。我们算了一些,这部分人收购的苹果数量大概有40%左右。

专业人士:农业组织化程度的缺陷或成主因

恰恰是这40%的苹果,成为目前市场上最难销售的。因为对市场判断过分乐观而大量存储农产品,最终导致价格泡沫破裂,这在山东已不少见。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从大白菜到苹果,在山东省商务厅市场运行处副处长郭宏伟看来,反映的是农业组织化程度的缺陷。

郭宏伟:包括蔬菜也好,苹果也好,还是与我们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程度有关,规模程度上不去,农业生产的组织方式不改变,很难避免这种。一家一户的生产无法开展订单农业,也就无法避免这种市场波动。

而烟台苹果协会会长赵培策表示,只有形成“大农业”的生产模式,才能更好的降低市场风险。

赵培策:有了农民苹果专业合作社,生产有了规模,那么这个规模得和企业相对接,然后再和国家超市相对接,形成一个产业链条,用我们常说那个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这是最好的经营渠道。

标签: 瓜果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