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蒂蛀虫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库百科农业网】
荔枝蒂蛀虫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荔枝蒂蛀虫是为害荔枝果期最主要害虫,其为害不仅造成减产,同时也严重影响荔枝品质。本文根据近年对荔枝蒂蛀虫调查监测,提出经济、安全、有效防控措施。
荔枝是云霄县主要种植果树之一,全县种植面积 4500公顷,荔枝蒂蛀虫是荔枝生产上影响最为严重的害虫,轻则损失10%,重则损失50%,因此,为了减少产量损失和经济损失,进一步提高荔枝食用价值、营养价值,迅速控制该虫的危害具有十分重要现实意义。一、形态特征荔枝蒂蛀虫属鳞翅目细蛾科,又称荔枝蛀果虫、爻纹细蛾。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广西。 一般成虫体长4-5毫米,翅展9-11毫米,触角丝状为体长的2倍。前翅狭长,基部2/3灰黑色,端部橙黄色,在翅的中部有一组由5条相间白色线构成的“W"形纹,两翅合拢构成清晰“爻”字纹,是该成虫的最明显特征。卵椭圆形、扁平,长径0.3-0.4毫米,卵壳微突并有不规则的网状花纹。老熟幼虫圆筒形,黄白色,长8-9毫米,仅具4对腹足,臀板三角形蛹长约7毫米,初呈淡绿色,后转为黄褐色,触角长于蛹体,头顶有一个三角形突起的破茧器。蛹具薄膜状的茧。二、为害特点荔枝蒂蛀虫是荔枝、龙眼的主要害虫。以幼虫蛀害嫩梢、花穗、果实,幼果期受害落果严重,成熟期被害,果蒂内充满虫粪,影响品质,嫩梢、花穗受害,先端枯萎,影响新梢生长和翌年开花结果。三、发生规律据观察,荔枝蒂蛀虫在闽南地区每年发生10-12代,挂果期是蒂蛀虫生长发育条件最适合、发生数量最大、造成损失最严重的时期。卵期2-2.5天,幼虫期7-8天,蛹期7-9天,产卵前期约4天,一个世代约20天。成虫一般在早晨交尾,晚上产卵,喜欢在荫蔽、通风透光较差的果园产卵,幼虫孵化后多从卵壳底面直接蛀入寄主。成熟幼虫脱离果实后就在果穗、叶片、地面杂草或落叶上吐丝化蛹。云霄县针对荔枝蒂蛀虫开展监测工作,设立固定观察点定期进行监测,据调查,该虫在福建南部所发生10代,世代重叠,以幼虫在枝梢内越冬,于3月底始蛹[www.613935.com],4月上、中旬始害枝梢、花穗及果实,6-7月蛀果为主,8月上旬至9月上旬为害龙眼果实、嫩梢,9月中旬至11月初蛀害荔枝、龙眼新梢。四、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1.1加强科学栽培管理以及控梢栽培,使秋梢抽发整齐,抑制冬梢,这样既有利于结果又可减少虫源。1.2结合修剪,剪除病虫枝、枯枝,增强果园的通风透光性。及时扫除落果,集中处理消灭其幼虫。2.化学防治2.1做好虫情测报,根据蒂蛀虫发生期和主要物候期,适时喷药。荔枝蒂蛀虫主要为害果期较为突出,云霄荔枝从5月上旬开始并粒,直至果实成熟都是蒂蛀虫主要为害时段,防治策略上应根据虫情,结合果实生长情况,治虫保果相结合。5月上旬是第二代蒂蛀虫盛孵期,是防治主要时期。5月下旬是第三代幼虫盛孵期,是保果治虫主要时期。2.2 药剂主要防治成虫和卵,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喷施。药剂可选用:农斯特40%乳油1000-1500倍,农地乐55%乳油1500倍,百事达1000倍液,5%氟啶脲乳油15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或40%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在果实膨大、果壳开始转色和采果前15-20天各喷1次药。2.3 注意轮换用药,以免害虫产生抗药性。 要均匀喷在果实、叶背、叶面和树干上,喷至湿润有滴液为度,以提高防治效果。2.4 保护利用天敌。在田间荔枝蒂蛀虫的自然天敌种类很多,主要有蜘蛛、蚂蚁、草蛉、姬小蜂、扁股小蜂。保护和利用好天敌,有效杀死虫卵。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