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果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瓜果种植

冬天怎样给大棚西瓜施肥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0-05-26|点击次数:
冬天怎样给大棚西瓜施肥-库百科养殖网 冬天怎样给大棚西瓜施肥 冬天大棚西瓜一般1月15日-20日左右进行温室育苗,西瓜苗长到两叶一心时与葫芦嫁接,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和耐低温性能,嫁接措施采用依靠接法,当西瓜长到4~5片真叶时进行低温锻炼,准备定植。

定植前要先施足底肥,每亩施腐熟鸡粪2000公斤,可配合施用45%(15-15-15)嘉施利根动力复合肥80公斤,然后深翻整地。在西瓜长到5~6片真叶时,按行距1.5米,株距0.7米开沟定植,覆盖地膜,上扣小拱棚。定植时,嫁接口在封填时一定要留在地面上,以防产生不定根。

定植后重要是温度、湿度和追肥灌水综合管理。定植后为加速缓苗,一般不通风,保持高温,白天28摄氏度~32摄氏度,夜间12摄氏度以上。

缓苗后到开花期棚温不低于25摄氏度,地温15摄氏度以上,以提高座果率。伸蔓后撤去小拱棚,进行第一次追肥浇水,可亩追45%(15-15-15)嘉施利根动力复合肥20~25公斤。

开花半月后果实成长加速,应做好保温工作,并及时疏掉8节以内的瓜,选留第二或第三个发育正常的瓜,当瓜长到直径15厘米左右时,结合浇水,进行第二次追肥,此次可亩追45%(15-15-15)嘉施利根动力复合肥15公斤。

大棚土壤湿度大,茎叶易疯长,因此在灌水上应堤防前期少浇水,坐瓜后勤浇水,进入成熟期后要控制水分,以利果实着色和增加果实含糖量,加速果实成熟。

植株调整与人工授粉西瓜分枝性强,必须进行植株调整,才能夺取高产,其环节包括整枝、压蔓、留瓜、翻瓜及摘心。留瓜一般选母蔓上第二朵或第3朵雌花坐瓜,主蔓上留不住瓜时可留侧蔓上瓜。当座果20天后,果形基本定形,每隔3~5天,可在晴天的下午翻瓜,使果实受光均匀,瓜瓤充分成熟。

大棚种植西瓜要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一般在上午10时进行,选择大的雄花,露出雄蕊,在雌花柱头上轻轻触擦,使花粉均匀地落在柱头上,如遇低温或天气不好时,前一天下午摘下雄花,放入密闭容器内,室温保持25摄氏度,待早晨开花后授粉,授粉后标记出开花日期,以便及时摘瓜。

西瓜成长发育需要吸收许多种养分元素。其中,除了碳、氢、氧元素从空气及水中摄取外,还须经过其它渠道摄取各种矿质元素。这些元素中,最重要的是氮、磷、钾、钙。

氮是构成蛋白质的重要元素。氮肥供应适量,西瓜茎叶成长健壮茂盛;如用量过多,会使茎叶疯长,组织柔嫩,开花与成熟期延迟,抗寒和抗病能力减弱;氮肥不足时,西瓜茎叶成长缓慢,茎叶等弱小,产量降低。

磷是形成细胞核蛋白、卵磷脂等不可缺少的元素。充足的磷素养分,能够加速细胞分裂,有利于根系和茎叶的成长,并能促使花芽的分化,促使开花、坐瓜,提早成熟,改进瓜的品质,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钾能够提高西瓜的光合作用强度,促使植株体内淀粉和糖的形成及运转,并且有增强植株耐寒、耐旱和抗病能力的作用。适量供应钾肥,还具有促使植株对氮、磷吸收和利用的作用,并能使西瓜的形状整齐,瓤质充实,含糖量提高。

钙对植株体内碳水化合物和含氮物质的代谢作用有一定影响,并能中和植株体内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过多而有害的酸,形成难溶性盐,使之不参与生理作用,减少某些生理病害的产生。同时还具有促使硝态氮吸收的作用。

西瓜重要生理病害及防治

1.僵苗(小老苗)

症状:重要体现是在苗期和定植后,成长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展叶慢,叶色灰绿。根发黄,甚至变褐,新生根很少。僵苗恢复很慢,一旦产生会大幅度降低产量。

病因:首先是气温、地温偏低。其次是土质黏重,含水量高、湿度大、通气少。三是秧苗素质差,苗龄过长。定植时根系损伤过多,或整地、定植时操作粗糙,根部架空,影响发根。四是施用未腐熟的农家肥造成烧根,或施用化肥过多,造成土壤溶液浓度过高而伤根。五是地下害虫危害根部。六是土壤干旱。

防治措施:(1)改善育苗环境,培育壮苗。(2)根据气象预报,选冷尾暖头的晴天定植。(3)增加排水,增施腐熟的农家肥,促使根系成长。(4)增加土壤管理,前期堤防中耕松土。(5)防治蚂蚁等害虫。

2.疯秧

症状:西瓜幼苗疯长,体现为茎细、节间长、叶绿、叶质较薄、抗病能力及抗逆性差,定植后成活率低,缓苗慢。伸蔓和开花结果期体现为茎粗、叶大、叶色浓绿、嫩茎尖部(龙头)高翘,不易座果。

病因:(1)高温、高湿、光照不足。(2)氮素养分过高,导致养分成长与生殖成长失调。

防治措施:(1)控制基肥中无机肥的用量,前期堤防磷、钾肥的配合。(2)适时通风降温、排湿,增加光照。(3)已形成疯秧的植株,可采取恰当整枝,打顶,部分断根等手段控制养分成长,并用坐瓜灵浸瓜胎等措施促使座果,使成长中心快速转移至果实。

3.叶子白化

症状:西瓜苗期,子叶和幼嫩的真叶边缘失绿、白化,造成幼苗成长暂时停顿,严重时真叶干枯,导致缓苗期长甚至僵苗,更严重时子叶、真叶、成长点全部被冻死。

病因:重要是因为西瓜出苗期通风不当,床温急剧下降所致。

防治措施:(1)白天床温保持在20摄氏度以上。夜间不低于15摄氏度。(2)苗期早晨通风不宜过早,通风量要逐步增加,不使苗床温度骤变而导致伤苗。

4.沤根

症状:根皮产生锈斑后腐烂,病苗易拔起,主根和须根变褐腐烂,地上部叶缘枯焦。

防治措施:(1)对低温型沤根,应采取保护地育苗,苗床白天的温度控制在22-28摄氏度、夜间13-18摄氏度,最低不低于12摄氏度。(2)对高温型沤根,要堤防降低地温和散墒。(3)不施用新鲜的鸡粪或人粪尿,应提前腐熟沤制。

5.急性凋萎

症状:发病初期,中午地上部萎蔫,傍晚尚能恢复,3-4天后枯死。

病因:(1)与砧木种类有关,葫芦砧木产生较多,南瓜砧木很少产生。(2)根系吸水能力差。(3)整枝过度,抑制了根系成长。(4)光照弱。

防治措施:选择适宜的砧木,经过增加管理,增强根系的吸收能力。

6.尖嘴果

产生条件:(1)植株叶子养分同化机能下降,瓜果得不到充足的养分。(2)花多、座果率高,易产生尖嘴果或化瓜。(3)座果晚的果实易成为尖嘴果。

预防措施:(1)适时追肥,防止成长时期脱肥。实行深耕,施足底肥。(2)堤防防治病虫害,保持适宜的叶面积。

7.葫芦(大肚)果

症状:瓜果的顶部,接近花蒂的位置膨胀,而依靠近果梗的位置较细。

产生条件:养分不良时易产生葫芦果。

防治措施(1)增加肥水管理,防止植株老化。(2)堤防防治病虫害。

8.偏头果

症状:体现为果实发育不平衡,一侧正常,一侧发育停止。

因素:授粉不均匀造成。

综合防治措施(1)增加苗期管理,防止花芽分化时(2-3片真叶时)受低温影响。(2)控制坐瓜位置,在第2-3朵雌花上座果。(3)施足钾肥。

标签: 瓜果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