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管理水平提高蛋鸡养殖效益_养殖方法
提高管理水平提高蛋鸡养殖效益
提高蛋鸡饲养管理水平,主要包括对于规划饲养规模、调节生产、分析需求和供给等方面综合考虑,以此来降低其养殖成本。
1、合理规划饲养规模
养殖户确定什么样的饲养规模.关系到经营者资金量的投入多少以及生产什么样的规模效益。经营规模过小,平均的经营成本过高,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达不到最佳的经济效益;相反,如果经营规模过大,引起生产管理和销售困难。反而会导致经济效益下降。我国蛋鸡业十几年来之所以大起大落的状况。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农户在蛋鸡养殖规模上的盲目性。不少农民看到别人养鸡赚了钱,·不管自己条件如何也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大大超过了自身的承受能力,造成经济效益下降。常见的情况有:一是饲养密度过大。蛋鸡的适宜密度为每平方米8一11只.但有些养殖户受利益驱使往往养殖密度过大,有的每平方米达20只,造成鸡群拥挤,生长缓慢,死亡率高。二是设备不足。由于饲养密度过大,造成鸡只争食抢水,死淘率高。三是市场销售困难。由于受市场需求、产品加工能力弱或销售渠道的制约,致使产品积压严重,相互恶性竞争,鸡蛋价格下降。因此,蛋鸡养殖户必须要根据自身的客观经济技术条件,切忌只追求数量的增加.而忽略了各项配套措施和管理的要求,否则会导致鸡群发育差、死亡率高、生产水平低、经济效益差。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合理规划饲养规模,定能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调节生产量
由于鸡蛋生产从购人雏鸡到产蛋至少需要半年时间,具有较长的周期性。养殖户对其生产的调节会滞后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从而引起蛋鸡行情的周期性变动,鸡蛋产量的变动引起鸡蛋价格的变动,从而影响了养殖效益。因此。研究市场。合理调节生产量,是增加效益的有效方法。
3、分析需求和供给
养鸡的经济效益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制约.供过于求时,蛋价下跌,相反会提高。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生产活动以市场为中心。以社会消费需求为导向。鸡蛋目标市场的人口总数、人们的收入情况、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的变动情况。决定了目标市场对鸡蛋的社会需求量和市场购买力的大小。从而决定了养殖户生产规模的制定。深入研究以上因素。可以有效减少损失,从而增加收入。另外还要分析供给因素,影响鸡蛋供给的因素较多,有产蛋母鸡的总数,育成鸡中不同月龄的比例;生产技术的变动,品种特性,饲养管理技术;政府的政策;国内经济状况和贸易;鸡蛋的出口情况等。虽然以上因素的分析,对于一般的养殖户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但利用各种手段和媒体,尽可能多地了解这些信息。无疑对于提高蛋鸡养殖效益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上一篇:兔子的挑选技术_养殖方法 下一篇:甲鱼病预防方法_养殖方法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