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分享调制干草过程中造成部分养分损失的原因
博士分享调制干草过程中造成部分养分损失的原因
调制良好的干草,粗蛋白质含量一般为10%~21%,能较好的保存青绿饲料的营养成分。但如果调制不好,会造成干草养分的下降。下面我们了解一下造成部分养分损失的原因是什么。
(一)博士分享生理损失
牧草在干燥过程中,植物细胞的呼吸作用和氧化分解作用,致使部分养分损失,一般损失量占青干草总养分的5%~10%。牧草在生长期间,含水量70%~90%,刈割后,水分的散发速度相当快,其体内未死亡的植物细胞的生理活动会使营养物质部分破坏。刈割后5~8小时,其水分降到40%~50%,植物细胞死亡,呼吸作用停止,但植物体仍进行着氧化作用。当水分降至18%左右时,植物细胞体内的各种酶的作用逐渐停止,养分不再遭到破坏。因此为减少牧草因植物细胞的呼吸和氧化作用而造成的损失,在制作青干草时,要采取有效措施,使水分迅速降到17%以下,并减少阳光的直接暴晒。
(二)机械作用造成的损失
在运输、晒制、贮藏过程中,由于搂草、翻晒、运输、堆垛等机械操作,造成一部分嫩叶脱落、细枝破碎而损失,禾本科可损失2%~5%;豆科牧草可损失15%~30%;叶片可损失20%~30%;嫩枝可损失6%~10%。刈割后以小堆垛的形式干燥比平铺干燥的方法损失小。
(三)光化学作用造成的损失
光化学作用也叫日光漂白作用,是指在自然干燥过程中,由于阳光的直接照射使植物体内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部分维生素因光化学作用而被破坏。一般日光照射时间越长损失越大。
(四)雨淋造成的损失
在晒制干草过程中,如遇雨天,营养物质会损失较大,无机物损失可达67%,碳水化合物损失可达37%,其损失远远大于机械作用的损失。
(五)博士分享微生物作用造成的损失
鲜草或干草是微生物活动的场所,当青干草的含水量、温度、湿度达到微生物活动的适宜条件时,霉菌、腐败菌等微生物大量繁殖,导致干草发霉变质,品质下降。发霉的干草里有氨、硫化氢、吲哚等气体和一些有机酸,不能喂牛。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最新文章
热门排行
- 1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22021年最包臀裙黑丝高跟美腿香艳写真图片
- 3专家分享鲍鱼 头是什么意思 鲍鱼头数怎么算?
- 4博士分享2020年鸽子的养殖前景及市场行情
- 52021年图片最流行的微信头像
- 6美女图片,性感动作分解靓图
- 7专家讲解龙虱(水蟑螂)咬人吗 龙虱被咬了有毒吗
- 8博士带你了解猪病的“三个认识”
- 9博士讲解猪场小猪拉稀,原因集锦,养猪人再也不怕拉稀了
- 10专家介绍十大名贵锦鲤 日本十大品种锦鲤排行
- 11博士讲解母猪产仔过程中难产的六种情况分析
- 12农博士介绍养猪场的废物危害和如何处理废弃物的方法
- 13博士介绍小蝎子蝎子养殖方法介绍
- 14专家讲解变废为宝 科学养猪有新招
- 15博士分享什么鱼好养 什么观赏鱼适合懒人养